词典

纰缪的意思

miù

纰缪

拼音pī miù

1.纰缪常用意思: 错误。

词性名词
近义词 错误 , 舛误 , 过错 , 差错
反义词 正确

例句 1.高声朗读会使先前编纂时漏掉的纰缪暴露出来。
2.语文老师指出了他作文中的语法纰缪。

纰缪引证解释

1. 错误。

1. 五者(治亲、报功、举贤、使能、存爱)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 《礼记·大传》
2. 虽时有纰缪,实勒成一家。 南朝 宋 《史记集解序》 裴骃
3. 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纰缪。 《新唐书·于志宁传》
4. 无论文字的纰缪,处世的机宜,知无不言。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
5. 《笑林》今佚,遗文存二十余事,举非违,显纰缪,实《世说》之一体,亦后来诽谐文字之权舆也。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鲁迅

2. 犹荒谬。

1. 一斗粟与亲眷分了颜面,二斤麻把相知结下寇仇,真纰缪。 元 《哨遍》套曲 钱霖
2. 傅玄篇什最多,而可录极少,如拟《北方有佳人》云:“一顾乱人国,再顾乱人家。”千古笑柄,较诸嘉隆七子剿袭古乐府,尤纰谬也。 清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 王士禛


纰缪是什么意思

“纰缪”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错误或谬误。这个词的拼音为“pī miù”,其基本含义是指出错误、失误或不正确的地方。在古代文献中,“纰缪”常用于描述由于疏忽或不当导的错误,例如在《礼记·大传》中提到的“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郑玄注释解释为“错也”,即错误的意思。

此外“纰缪”也可以象征荒谬,表示不合常理或不合理的情节。例如,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他提到《笑林》虽已佚失,但其中的非违之处显现出纰缪,实为后来诽谐文字的权舆。

从字形和字义上看,“缪”字本身有多种含义,包括错误、计谋、机智等。在古代,“缪”字常与“绸缪”相关,表示缠绕或束缚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缪”字多用于形容错误或虚假。

“纰缪”一词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来指代错误或荒谬的情况,是一种书面语表达。

“纰缪”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是什么?

“纰缪”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主要体现在其含义为“错误”或“荒谬”,并广泛用于描述各种错误或失误的情况。

  1. 《礼记·大传》 :郑玄注释中提到“五者(治亲、报功、举贤、使能、存爱)一物纰缪,莫得其死”,这里的“纰缪”意指错误或失误。

  2. 南朝宋裴駰的《序》 :其中提到“虽时有纰缪,实成一家”,表明即使有时出现错误,但最终还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3. 唐代王勃的《四分律宗记序》 :文中说“收绝代之精微,诘往圣之纰缪”,这里指出了对前人学说中错误之处的质疑和纠正。

  4. 《新唐书·于志宁传》 描述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出现纰缪现象,说明在医学实践中也容易犯错。

  5.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提到《笑林》今已佚失,遗文存二十余事,其中举非违之处显现纰缪,实为《世说》之一体,亦是后来诽谐文字之权舆也,展示了纰缪在文学批评中的用。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的《笑林》中的“纰缪”具体指么内容?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的《笑林》中的“纰缪”具体指的是书中所记录的故事和笑话中出现的逻辑上的不合理或荒谬之处。这些故事往往通过夸张和谐谑的手法,揭示出某些行为或现象的荒谬性,从而达到娱乐和讽刺的效果。

例如,《笑林》中的故事可能描述一些不合常理的情景或对话,通过这些“举非违,显纰缪”的方式,来表现对当时社会风气或人物性格讽刺。这种风格不仅在《笑林》中有所体现,也影响了后来的俳谐文学[作品[5]]。

“缪”字在古代与“绸缪”相关的含义和用法有哪些?

“缪”字在古代与“绸缪”相关的含义和用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基本含义: “缪”字的本义为“绸缪”,即紧密缠绕的意思这一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诗经·唐风·绸缪》中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描述了用桑根皮紧固巢穴的情景,象征着事准备的重要性。

  2. 引申含义

  3. 事前准备:绸缪常用来比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例如,《治家格言》中提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强调在事情发生前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4. 情感表达:绸缪也用于形容缠绵的情感或行为,如男女恋情中的情意殷切。
  5. 深奥之意:绸缪还具有深奥、繁密的含义,如《庄子·则阳》中的“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

  6. 历典故: 绸缪一词的典故来源于《诗经·豳风·鸱鸮》中的一段描述,讲述了一只失去孩子的母鸟在未下雨时用桑根皮紧固巢穴,以防止他人害。这一典故后来被引申为“未雨绸缪”,强调在事情发生前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7. 其他用法

  8. 麻十束为缪:在古代,“缪”字还表示麻十束的意思,即一种麻的捆绑方式。
  9. 姓氏使用:缪字作为姓氏出现,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

现代汉语中“纰缪”一词的使用频率和场景是怎样的?

在现代汉语中,“纰缪”一词的使用频率和场景主要集中在描述错误、过失或谬误的情境中。根据,词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实例表明,它常用于指出某事的不当之处,如“指导者间接的指导导致整流器的纰缪安装”,这说明在技术或工作场景中,“纰缪”被用来形容操作或决策上的失误。

进一步解释了“纰缪”的含义,将其定义为“错误、谬误”,并提供了古籍中的引用,如《礼记》和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序》,这表明“纰缪”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广泛应用,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错误或失误。

详细介绍了“缪”字的多重读音和含义,其中miù读音对应“纰缪”,表示错误或诈伪。这说明在现代生活中,“缪”字多用于组词谬误,表示差错,这与中的互联网应用实例相呼应,进一步证实了“纰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场景主要围绕错误和过失。

“纰缪”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变化有哪些?

“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多种含,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含义: 在古代,“缪”最初指染黑的丝绸,后来引申为巧妙地掩盖错误、计谋或机智,以及假装、诈伪。在《史记》中,“缪”被用来描述临邛县令的恭敬行为。

  2. 谥号中的使用: 在谥号中,“缪”常被视为恶谥,表示名不副实、武功不成等。例如,《三国志》记载关羽的谥号为“壮缪”,乾隆帝认为“缪”有错谬、诈谬的意思,因此试图将其改为“忠义”。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缪”与“穆”在古代通用,如秦穆公、鲁穆等。

  3. 通字假的使用: 在先秦时期,“缪”和“穆”是通假字,两个字混用,如秦穆公在先秦时期写作“缪公”。这种通假现象在魏晋时期已经不再通用。

  4. 文化内涵与演变: “缪”字在文化内涵上也有多重解释,包括纺织品的束缚缠绕等。此外,在史书中,“缪”字与“谬”字同音,表示错误、假意。

  5. 现代解释: 现代对“缪”的解释多集中在错误、谬误等方面。例如,《礼记》中提到王者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即指错误导致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