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面对大家的不断指责,他恼羞成怒,发了脾气。
2.他损人利己的行为受到了大家指责。
1. 指摘;斥责。
引
1. 指责令尹,辞甚有度。
汉
《列女传·楚江乙母》
刘向
2. 她恼怒的指责着丈夫,一面忙着安慰吴楣。
《困兽记》十七
沙汀
“指责”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根据不同的文献和解释,指责通常指的是指出他人的过失并进行责备或指摘。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对他人行为、遗漏或性格的反应态度。
指责的基本含义包括谴责、批评、斥责、备等,这些行为往往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如愤怒、怨恨和不赞成。在某些情况下,指责可能伴随着敌意和负情绪,这使得被指责者感到更加痛苦和不愉快。
指责不仅是一种情感反应,还涉及到道德判断和责任归属的问题。例如,在道德哲学中,指责被视为一种对他人道德错误的否定态度,它要求我们超越简单的判断,而是通过撤退善意来保持距离,从而体现对罪犯的道德立场的尊重。
此外,指责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复杂性。它既可以是公开的表达,也可以是私下的体验。私人指责可能更基本,因为人们可以体验到怨恨和愤怒而不表达出来。然而,当指责伴随着意和负面情绪时,其刺痛感会更加明显。
指责的适用性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被指责者的动机、注意力模式和情感状态。如果指责仅在被指责者故意失败的情况下才适用,那么这种指责可能变得不恰当,因为它忽视了被指责者可能面临的困境和复杂。
指责是一个涉及情感、道德判断和责任归属的复杂过程,它在不同情境下可以表现为谴责、批评、斥责等多种形式,并且可带来不同程度的情感影响和后果。
在道德哲学中,指责(blame)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其定义和应用涉及对他人行为的道德评判和谴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指责在道德哲学中的具体定义和应用。
指责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道德谴责,旨在通过指出他人的错误来促进会变革和个体行为的改进。这种谴责不仅仅是对错误行为的简单指责,而是基于道德或形而上的理由,指出对方没有承担作为人类大家庭一员的自我责任、没有承认他人与自己一样的平等权利、没有尊重他人的尊严,甚至是将他人存在视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雅斯贝尔斯的观强调,指责的核心在于理性地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不是情绪宣泄或惩罚。
指责的发生有其前提条件,即他的“可指责性”。这意味着只有当一个行为或错误波及他人并造成伤害时,才可能引发指责。此外,指责的体通常是道德错误的受害者或相关者,但在某些情况下,旁观者也可以成为指责主体。然而,指责不能漫无边际地进行,必须建立在人类共同生存的权利和尊严基础上,才能有效且尊重双方的尊严。
Cheshire Calhoun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在社会层面存在的压迫性实践,即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也应受到谴责,因为这种知识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后果。她认为,在异常的道德情境中,不应借口这些行为,而应通过指责来证明个人有能力超越社会规范,要求他们改变行为。
然而,指责并非总是有益的。过度的指责可能导致分裂、疏远和仇恨,甚至引发更多的指责。因此,如何避免道德指责的泛化和暴力化是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网络时代尤其需要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指责素养,以预防和消解道德绑架和网络暴力问题。
指责在道德哲学中的具体定义涉及对他人行为的道德评判和谴责,其应用则需要基于理性和道德理由,同时考虑到指责的限度和可能的社会影响。
指责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长期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首先,长期的指责循环会导致关系破裂,滋生怨恨、情感疏远和沟通不畅等负面情绪。这种持续的指责不仅影响双方的互动,还会削弱关系的亲密度,使沟通成为勉强之举,阻碍问题的解决,使关系陷入僵局。
此外,指责型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积累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经常受伴侣指责的人,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指责型人格会过度消耗伴侣的能量,破坏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伴侣感到不被尊重和信任。这种行为还会导致家庭功能受损,如夫妻间的冲突和冷漠,情感疏离。
在亲密关系中,指责被视为一种消极的行为,基于评判和攻击对方,体现轻视,破坏关系平等。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当前的关系质量,还可能影响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识别远离指责型伴侣,保持透明和善意的态度是维护健康关系的关键。
为了建立康的关系,双方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需求,提供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指责和侵入。
在心理学中,指责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自我保护机制:当个体对自己感到不满意时,通过指责他人来获取虚假的优越感,暂时忽视自身的不足。这种行为可能源内心的防御机制,如理想化与贬低自己,以避免面对现实中的不完美。
认知失调与归因理论:认知失是指个体在持有矛盾信念时的不适感,受害者指责行为可能源于试图减轻这种不适。归因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解释事件和行为的原因,受害者指责者可能犯下本归因错误,将负面事件归咎于受害者的内在特质。
同理心差距:个体难以完全解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更倾向于指责而非提供支持。这种差距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良心谴责时,通过指责他人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羞愧感。
社会和文化影响:社会和文化因素,如刻板印象、偏见和文化规范,也对指责行产生影响,使个体难以摆脱既定的态度和信念。例如,在职场中,人们常常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指责他人,以确保自身安全。
家庭影响:指责型人格的形成可能与家庭教育、控制欲强、缺乏同理心等因素有关。这种行为模式在代际中循环,孩子可能重复父母的命运,成为指责型的人。
情绪反应:当他人指责时,如果指责信息量低且仅是情绪宣泄,人们会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这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感。而当指责他人时,可能是将过去积的力量向外展示,以证明自己有能力掌控局面。
面对指责,有效的处理和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其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基于我搜索到的资料的建议:
冷静思考指责的原因:当面对指责时,首先要做的是冷静下来,思考指责背后的真实原因。这可能包括沟通不足、误解或个人问题等。理解指责的动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积极倾听和表达理解:认真聆听对方的意见,而不是急于反驳。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在进一步交流中找到共同点。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接受彼此的差异,建立相互支持的系统。
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在情绪激动时,试着冷静下来,思考指责背后的原因。许多时候,指责并非恶意,而是出于对事情的关心。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可以识别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避免立即反应和自责:面对指责时,不要立即做出反应,如直接反驳,这会加剧问题。同时,避免自责,记住这不是自己的错,而是需要通过沟通和理解来解决问题。
设定共同目标和有效解决突:在亲密关系中,设定共同目标并有效解决冲突是减少指责循环的关键。通过定期进行深入沟通,给予积极反馈和认可,可以促进关系的健康发展。
避免指责型人格的影响:如果面对的是指责型人格的人,可以尝试情感隔离、避免争论让对方自我负责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同时,增强内心力量,减少外界负面情绪的影响,提升幸福感。
客观看待错误和批评:面对批评和指责时,应客观看待错误,专注于问题本身,避免心理冲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如果是不中肯的批评,应放过自己,避免成为心理负担。
指责、批评和斥责是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在社会和心理影响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指责通常是指出某人的过失并进行责备。它更多地用于私人或小场合,其本质在于对个人行为的攻击和谴责,强调行为的不良结果。指责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渲泄动机,容易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在社会上,频繁的指责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
批评则是一种为中性的表达方式,旨在纠正错误或指出缺点,并希望当事人能够改正。批评可以轻描淡写也可以严厉尖刻,但其本意是善良的,目的是了帮助被批评者从不足中进步。批评的目的是分析、评价行为并给出建议,而不是单纯的攻击或谴责。恰当的批评方式应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发现并肯定对方的“闪光点”,以增强其信心和改正缺点的动力。
斥责则是一种更为严厉的表达方式,常用于表达对错误、不当行为的不满和不满意。斥责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有违道德、不合理、不合法的人和行。斥责的语气相对比较严厉和强硬,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反感。然而,如果斥责能够有针对性、有建性的批评和指导,它也能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人们及时改正错误。
指责、批评和斥责各有其特点和社会心理影响。指责往往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容易伤害他人自尊;批评则更注重建设性和改进建议;而斥责则是一种更为严厉的表达方式,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