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胡同的意思

tòng

胡同

拼音hú tòng

1.胡同常用意思: 蒙古语音译。小巷;小街道。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小巷 , 巷子 , 里弄
反义词 大街 , 通衢 , 大路

例句 1.穿过这条狭窄的小胡同,我就可以到家了。
2.这条胡同太狭窄了,连汽车也开不进去。

胡同引证解释

1. 源于蒙古语gudum。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后即为北方街巷的通称。

1. 你孩儿到那江东,旱路里摆着马军,水路里摆着战船,直杀一个血胡同。 元 《单刀会》第三折 关汉卿
2. 鞭梢乱点出胡同,道遇诸王一阵风。 清 《燕九竹枝词》 袁启旭
3. 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 《老残游记》第六回
4. 从我家到贡院前,不过一里光景的路,是几条冷落的胡同。 《线下·马铃瓜》 叶圣陶


胡同是什么意思

“胡同”一词源自蒙古语,最初的意思是“水井”或“有水井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北京等城市中狭窄的小巷或街道。胡同是北京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四合院等传统住宅围绕而成,宽度一般在3至4米之间,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胡同不仅是北京的特色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胡同在汉语中读作“hú tóng”,也被称为“弄”或“巷弄”,是城镇或乡村中主要街道之间的较小街道,直接通向居民区内部。根据道路通达情况,胡同分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只有一个开口,深入居民区并中断;后者则连接两条或更多主干街道。

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当时北作为元大都的中心,许多胡同的形成与水井的位置密切相关。胡同不仅是北京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北京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史和文化价值。

胡同的历史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结合我搜索到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详细结论:

胡同的起源

  1. 元代起源
  2. 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最早见于元杂剧。《析津志》记载,1267年元代建大都时就开始使用“胡同”这一名称。当时,大都城内遍布着数以万计的四合院,为了出入方便,每排院落留出通道,时人称之为“通”,即“胡同”。
  3. 元大都的规划整齐,建筑格局造就了胡同的形成。元大都新城的营建遵用汉法,其街制和城市规划继承了金中都的基本格局。

  4. 金代雏形

  5. 北京胡同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金代。金中都(今北京)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方便城市布局和居民生活,开始在城内修建街道,这些街道多为东西走向,称为“大街”,南北走向的街道则称为“小巷”,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巷逐渐演变为胡同。

胡同的演变

  1. 元代至明清
  2. 元代时称“火弄”,元大都新城的营建遵用汉法,其街制和城市规划继承了金中都的基本格局。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都新城建成,元大都的范围包括南北两城,由原来金中都城的62个“坊”,扩建到112个。
  3. 明代开始称“胡同”,朱棣迁都北京后,把胡同正式列入街巷通名。明朝时期,北京的胡同数量逐渐增加,从元末南北两城29条火弄,增加到内外城459条胡同。
  4. 清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促进了外城的发展,胡同数量一步增加。

  5. 民国时期

  6. 民国时期,北平的街巷胡同以天安门为中向外发展,新干道的打通带动了胡同的发展。

  7. 现代发展

  8. 从元朝到解放前,胡同的数量从几百条增加到几千条。胡同不仅是城市脉搏,也是北京百姓生活的场所,承载着民俗风情和历史印记。
  9. 为了保护古都风貌,北京城区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的保护工作也在进行中。

胡同的文化意义

  •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和交通衢道,也是北京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和京城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
  • 胡同的命名方式多样,包括形象标志、地名、树木植物、方位、北京土语、吉祥话、衙署官方机构、市场贸易、寺庙、人名等。
  • 胡同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征,代表着一代人的共同回忆和文化的传承。

结论

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最早见于元代大都的建设。胡同的形成与元大都的规划有关,最初指居民聚区,后演变为街道代称。从元代到明清,胡同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胡同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特点有哪些?

北京胡同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风格
  2. 四合院:北京胡同里的房屋多为四合院形式,这种建筑形式讲究对称和平衡,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理念。四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四面围合而成,中间是宽敞的庭院,供家人活动和休憩。
  3. 青砖灰瓦赤柱红门:胡同里的建筑多采用青砖灰瓦、赤柱红门的风格,构成了北京胡同独特的风景线。
  4. 封闭式布局:四合院是以中心庭院为核心,四面建筑群,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建筑形式,非常适合北京这种干燥而风沙的气候。

  5. 布局特点

  6. 纵横交错的网状分布:胡同大呈纵横交错的网状分布,形成了北京特有的城市肌理。
  7. 东西走向为主:胡同多为东西走向,是平行排列于南北走向街道之的通道,宽度一般不超过9米。
  8. 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胡同的建筑布局和规划不仅注重实用性,更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9. 文化内涵

  10. 历史与人文:胡同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场所,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俗内涵。
  11. 邻里关系:胡同里的生活场景简单而平静,邻里之间关系亲密,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12. 历史背景

  13. 元代起源:北京胡同最早建于元代,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明清时期的发展:胡同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格局。

胡同在中国其他城市的存在和特点有何不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胡同在中国其他城市的存在和特点有何不同?”。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北京的胡同,没有涉及中其他城市的胡同情况。

胡同对于北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胡对于北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 胡同作为北京城市的重要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胡同不仅是北京人的生活场所,更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例如,烟袋斜街、东四六条、北新胡同等胡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情和文化特色。这些胡同通过其独特的命名方式和历史遗迹,展示北京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2. 社会生活与邻里关系: 胡同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俗氛围。胡同里的青砖旧瓦、花鸟草木等元素,成为许多人的情感归宿。胡同里的邻里关系亲切融洽,邻右舍之间谈天说地、嘘寒问暖,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共同体。这种邻里关系不仅体现了北京人对“和”与“礼”的重视,还展现了乐观、谐趣与闲适的生活情调。

  3. 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大量的胡同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楼和现代化的建筑。这一变化虽然带来了城市发展的机遇,但也对传统胡同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挑战。胡同的消失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也对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文化保与创新: 为了保护和传承胡同文化,北京市进行了大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例如,烟袋斜街的修建整复,以茅盾故居、宋庆龄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介绍,展示了北京在传承历史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此外,胡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被呼吁,使其成为丰富而独特的思想道德资源,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5. 现代功能与时代内涵: 胡同在现代社会中也展现了新的功能和时代内涵。例如,大栅栏从商业娱乐中心转变为文化街区,草厂横胡同和百顺胡同被改造成宽阔的马,成为交通要道。这些改造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体现了胡同在现代社会中的新面貌和新功能。

胡同对于北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当前北京胡同保护和发展的现状如何?

当前北京胡同保护和发展的现状较为复杂,既有积极的保护措施,也面临诸多挑战。

从保护方面看,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胡同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自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胡同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开始实施修缮重建和保护性开发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突出、历史悠久的胡同,向世界展示北京的文化遗产。例如,草厂四条胡同的重生和雨儿胡同的“共生院”模式成为典型案例,展现了胡同保护的成效。此外,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试图在现代化与历史传承之间找到平衡,保护胡同的文化遗产,促进城市间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共融。

然而,胡同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城市化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和居民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胡同被拆除。现代化进程和土地价值、收入的上涨使得拆除老旧的胡同建筑得有利可图,城市道路拓宽和高楼大厦的建设正逐渐取代传统建筑和生活方式。目前,北京城区和郊区仅存923座完整的院落,而1980年代曾有3000座。此外,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胡同保护不仅限于建筑本身,还应包括原住民的生活权益。原住民是胡同的灵魂,他们了解胡同的历史和趣事,而新搬来的居民可能不了解。因此,保护胡同需要在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政府和社会应关注胡同居民的生活惯性和情感需求,在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和延续胡同文化,使传统和现代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