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教养的意思

jiào yǎng

教养

拼音jiào yǎng

1.教养常用意思: 教育培养(下一代)。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教育 , 哺育 , 教导 , 教诲

例句 1.她这个人通情达理,对子女也是教养有方。
2.她独自一人肩负起照顾老人、教养孩子的重担。

2.教养常用意思: 受教育后达到的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词性名词
近义词 涵养 , 修养 , 素养

教养引证解释

1. 教育培养。

1. 马融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东观汉记·马融传》
2.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 三国 魏 《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
3. 永乐宣德中,常选庶吉士,教养待用。 《茶香室续钞·明初抑南人重北人》引 明 彭时《笔记》
4. 我把你介绍给江涛,他和你一样,也是在党的教养下长大的。 《红旗谱》四十 梁斌

2. 指文化品德的修养。

1. 我碰到过一些长期参加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很有文化教养的。 《点滴集·论人情》 巴人
2. 老者有一张颇为红润的脸,疏眉朗目,声音洪亮,加之顺手摸摸八字须的好姿势都表示了他的身分和教养。 《官舱里》 茅盾


教养是什么意思

拼音:jiào yǎng

词性:名词

解释:指通过教育和培养形成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文化素养。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

例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待人接物非常有礼貌。

近义词:修养

1. 教养的定义是什么?

教养是指一个人在家庭、社会和教育环境中通过学习、模仿和实践所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它不仅包括外在的礼仪和举止,还涉及内在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良好的教养通常表现为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等品质。

2. 教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3. 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养?

培养良好的教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避免打断别人说话,使用礼貌用语。

  2. 自我管理:控制情绪,保持冷静,避免在公共场合发脾气或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

  3. 礼貌待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展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4. 遵守规则:在公共场合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如排队、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等。

  5. 注重细节:注意个人卫生和仪表,保持整洁,穿着得体。

  6. 持续学习:通过阅读、观察和模仿,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举止。

  7. 反思和改进: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践,可以逐渐培养出良好的教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4. 教养与社会行为规范的关系是什么?

5. 教养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