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诱骗的意思

yòu piàn

诱骗

拼音yòu piàn

1.诱骗常用意思: 引诱欺骗。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欺骗 , 蒙骗 , 拐骗 , 诱拐

例句 1.孩子年纪小,很有可能受到坏人诱骗,家长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2.她试图诱骗他透露公司内部的机密,但最终失败了。

诱骗引证解释

1. 诱惑哄骗。

1. 又徐宾在于上新河地方相遇在官季奉,知伊有女,要得诱骗,又不合诈说我要寻个女子恩养。季奉不识奸计,说称我有女季三女,就与徐宾。 明 《勘复诚意伯刘世延事情疏》 王樵
2. 副业产品,卖给公家,不受私商的高价诱骗。 《“是你指示了我”》 谢觉哉


诱骗是什么意思

“诱骗”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通过欺骗、诱惑等不正当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或违背真实意愿,从而实施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意性和目的性,例如在拐卖妇女、儿童罪和组织卖淫罪中,犯罪分子通过诱骗手段实施犯罪。

具体来说,“诱骗”的基本含义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施计设圈套骗人,使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损失。这种行为可以通过虚假承诺、夸大利益、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等方式实现,目的是误导他人作出对自己不利或违背法律的决定。

在法律上,“诱骗”可以涉及多种情境,比如网络诈骗、金融诈骗等。例如,有人可能通过虚假的拍卖网站诱骗他人购买商品,或者利用社交媒体诱骗年轻人泄露个人信息。此外,在刑法中,“诱骗”还可能涉及对未成年人的引诱和欺骗,如通过互联网交友诱骗少女实施性侵害等严重犯罪案件。

“诱骗”不仅限于经济利益的获取,还可能涉及情感上的操纵,比如与儿童建立情感联系以获得信任,然后进行性虐待或其他形式的剥削。这种行为通常需要精心策划,并且具有隐蔽性,因此需要特别警惕。

总结而言,“诱骗”是一种通过欺骗和诱惑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或违背真实意愿的行为,其手段多样且具有隐蔽性,常用于各种形式的诈骗和犯罪活动中。

诱骗在法律上的定义和分类有哪些?

在法律上,诱骗的定义和分类可以从多个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诱骗分为以下几类:

  1. 诈骗罪
  2.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例如,在证券市场中,如果有人利用虚假信息销毁交易记录来误导投资者,使其做出投资决策,这可能构成诱骗行为。
  3.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 合同欺诈

  5. 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在合同中参与欺骗行为,以说服另一方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从而致另一方采取有利于欺诈方的行动。例如,公司可能通过欺骗求职者关于工作条款来促使他们签订合同并接受工作,如果员工后来发现工条件与承诺不符,他们可能希望撤销合同或离开工作,但这样做会损失收入并可能面临公司的合同违约诉讼。
  6. 欺诈诱导通常需要证明骗方的行为导致了受害方的误导,信息对受害方决策至关重要,受害方合理依赖欺骗方的信息,且受害方遭受了损害。

  7. 引诱与欺骗

  8. 引诱是指讯问人员以利益为诱饵,使犯罪嫌疑人违背意愿做出供述的行为;欺是指讯问人员通过向犯罪嫌疑人告知不真实的情况或不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情况,使犯罪嫌疑人相信,并在此基础上违背意愿做出供述的行为。
  9. 引诱和欺骗的非法性实质在于其使犯罪嫌疑人违背了自由意志。

  10. 诱骗乞讨

  1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诱骗乞讨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弱点或亲属等人身依附关系,或者以许愿、诱惑、欺骗等手段指使他人进行乞讨的行为。

  12. 诱导性消费

  13. 诱导性消费是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对方口上以利益或者小恩小惠导致自己蒙受损失的行为。例如,在旅游活动中,旅行社可能利用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对其心理依赖的优势,在向游者发出低价团的要约时,通常会使用“诱惑欺骗”的方式吸引旅游者参与。

诱骗在法律上的定义和分类及诈骗罪、合同欺诈、引诱与欺骗、诱骗乞讨以及诱导性消费等多个方面。

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中的诱骗手段?

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中的诱骗手段需要我们了解常见的诈骗类型及其特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网络钓鱼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看似合法的电子邮件或消息,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识别这类诈骗的迹象包括检查联系人姓名、寻找拼写错误和攻击性行为。

  2. 鱼叉式网络钓:这种诈骗更针对性,犯罪分子深入研究受害者,以提高成功机会。使用电子邮件验证服务、谨慎交付信息和保持良好的安全卫生可以保护自己免受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

  3. 诱饵诈骗:诱饵骗局旨在诱骗用户执行操作,如下载病毒或输个人信息。避免“免费”交易、使用不熟悉的外部存储设备和警惕诱饵是保护自己的关键。

  4. 技术支持诈骗:诈骗者冒充技术支持员工,获取个人信息。留意未经请求的消息、避免安装未知来源的内容和警惕程访问请求是识别技术支持诈骗的迹象。

  5. 移动设备保护:移动设备成为犯罪诈骗的目标,避免恶意软伪装成合法应用程序、使用安全WiFi和警惕不需要的权限请求是保护移动设备的关键。

  6. 物联网设备:联网设备易于利用,成为加密和DDoS攻击的目标。更新凭据、检查互联汽车的安全设置和蓝牙连接设备的安全性是保护物联网设备的关键。

  7. 网络贷款诈骗:骗子通过“好心”网友或客服身份,诱骗受害者在非正规平台贷款,最终导致经济失。选择正规贷款平台是避免此类诈骗的关键。

  8. 爱诈骗:骗子利用受害者的感情需求,通过社交媒体冒充“帅哥”或“美女”,诱骗受害者投资赌博平台,骗取钱财。识别骗子身份是防止被骗的关键。

  9. 冒充老板诈骗:骗子冒充老板,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社交平台,要求员工向“客户”汇款,骗取钱财。核实对方身份信息是防止被骗的重要措施。

  10. 快递诈骗: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称包裹丢失,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骗取钱财。保护好个人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是防范此类诈骗的关键。

  11. 网络刷单诈骗:骗子通过煽动性广告,诱骗受害者进行刷单任务,最终骗取血汗钱。警惕此类诈骗,不轻信高回报承诺,是防止被骗的重要策略。

  12. 电信诈骗:利用虚假电话和短信,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迅速传播,造成泛侵害。警惕短信链接、钱财只进不出、保持警惕是预防电信诈骗的有效方法。

  13. 贷款诈骗:以“无抵押”、“秒到账”等为幌子,诱导下载APP或登录虚假网站,收取各种费用后关闭。选择正规贷款平台是避免此类诈骗的关键。

  14. 赌博诈骗(杀猪盘) :通过网络交友诱导股票投资或赌博,长期诈骗,最终导致受害者损失惨重。警惕此类诈骗,不轻信高回报承诺,是防止被骗的重要策略。

  15. 流氓软件欺骗:在Windows和Mac系统上发现的流氓软件假冒防病毒软件,采集系统信息,扫描可疑文件,并弹出警告窗口,诱导用户购买和激活软件,导致经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16. 恶意链接欺骗:国内站点受不法公司诱惑,弹出虚假窗口诱骗用户点击,如奖、幸运用户、感染恶意软件等,诱导用户进行网银支付。

  17. 即时通讯工具欺骗:通过流氓软件在感染的计算机上,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向好友发送广告和诱骗内容,利用好友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欺骗。

  18. 利用社会工程学欺骗:用名人去世的消息在社交网站上创建恶意链接,声称赠送产品,诱导用户注册并支付高昂的垃圾短信费用。

  19. 利社交网络欺骗:企业和个人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宣传,利用“抽奖、竞猜、转发有礼”等名义进行扩散,信息中可能包含恶意链接。

在拐卖妇女、儿童罪中,诱骗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哪些?

在拐卖妇女、儿童罪中,诱骗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冒充熟人诱惑法:骗子可能冒充孩子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利用孩子对权威的信任感,骗取孩子的信任并将其拐走。

  2. 物质利诱法:使用孩子喜欢的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作为诱饵,吸引孩子上当。

  3. 帮忙带路法:骗子利用孩子单纯、善良、乐于助人的心态,引诱孩子帮忙带路,然后将孩子骗到偏僻无人处强行拐走。

  4. 假扮身份法:在医院扮成医护人员,借口带孩子检查身体,抱起后迅速离开医院;或在公共场合与家长搭讪,趁家长放松警惕,找机会把孩子拐走。

  5. 趁其不备法:在家长购物、聊天、看手机等放松警惕时,悄悄把孩子迅速带离家长的监护范围。

  6. 盗窃抢劫法:坏人趁大人看管不严的时候将孩子偷走或者骗走,或者直接从车后座或者老人怀里将孩子抢走。

  7. 利用善心法:利用孩子的单纯和善良,采取让他们带路等方式进行拐骗。

  8. 威逼利诱法:通过恐吓吓唬孩子,来逼迫孩子就范。

  9. 针对性拐骗法:比如提前了解好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用喜欢吃的食物或者喜欢的玩具将孩子带走。

  10. 网上交友被拐:常利用“情套路”,使女性朋友陷入“感情陷阱”,再约出来见面,或是借钱,从而进行拐卖或骗取钱财。

这些诱骗方式多种多样,反映了犯罪分子的狡猾和手段的多样性。

针对未成年人的诱骗犯罪案例有哪些典型案例?

针对未成年人的诱骗犯罪案例中,有以下几起典型案例:

  1. 赵同学购游戏皮肤被骗案:赵同学(16岁)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视频可以免费送某游戏皮肤,添加群聊后,对方发链接让赵同学用QQ点击进入领皮肤。接着对方说赵同学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的商户被司法冻结6万,需要付款用户的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商户余额,如不配合激活操作,将向法院起诉。最终,赵同学被骗24200元。

  2. 郑同学出售游戏账号被骗案:郑同学(未提供具体年龄)出售游戏号时被骗10000元。

  3. 卢晓旭拐骗儿童案:被告人卢晓旭以收取卫生费为名,在天津河西区上门行骗时,见被害人夏某(女,13岁)独自在家,谎称与夏某父亲相识,骗取夏某信任后将夏某从家中带离,致使夏某脱离监护人监管。后因发现夏某不具备与其共同行骗的可能性,卢晓旭于同年9月23日晚带夏某搭乘出租车,后借故离开,将夏某独自留在车内。出租车司机了解情况后,将夏某送回中。同月24日,公安人员将卢晓旭抓获。

  4. 小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案:11岁的居民小柳在使用快手软件时收到一条私聊,对方称“自己是公安机关办案民警”,小柳涉嫌伤害他人,需要向对方赔偿8万余元。这起案例揭示了骗子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识骗能力较弱的特点进行诈骗。

  5. 小李明星签名明信片诈骗案:15岁的小李在小红书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对方承诺赠送明星签名明信片,小李添加了对方为好友。随后,对方通过QQ要求小李填写假信息,并声称小李是未成年人,需要解除风险,否则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在对方的诱导下,小李使用妈妈的手机通过支付宝向“某明星经纪人公司”支付了5948元。

情感操纵在诱骗行为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有效防止?

情感操纵在诱骗行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通过破坏个体的现实感知和自尊,使受害者产生困惑,难以判断何时开始被操纵。情感操纵者的目标是削弱受害者的自尊,从而控制对方并持续虐待。情感骗术的本质是利用感情和情感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欺骗行为,骗子通过制造假象、渲染情感、演绎故事等手法,触动受害者的情感神经,使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从而达到控制对方、谋取私利的目的。

为了有效防止情感操纵,以下策略可以被采纳:

  1. 提高自我意识和现实感:通过自我话、成长心态、支持性社交和情感梳理来重获自尊和现实感。
  2. 设定情感底线:尊重自己和关系,避免一见钟情速定终身。
  3. 学会自我暂停和反思:从旁观角度审视关系。
  4. 警惕陌生环境中的陌生人:保持警惕。
  5. 追求平等地位:相互尊重,独立人格。
  6. 相信直觉和第六感:正视感受。
  7. 不断丰富社交圈:接触新朋友,接受多渠道思想。
  8. 拥有错的勇气:从小事开始做决定。
  9. 学会承担责任:掌管自己的生活。
  10. 永远爱自己:发现并记录自己的优点。
  11.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打破操纵模式。
  12. 原谅自己:与亲人朋友沟通,寻求帮助。

此外,建立大的心理边界也是保护自己免受情感操纵的重要策略。这包括识别个人界限、清晰沟通、保持冷静和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