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自从参加完助农活动,他一改往日侈靡的生活方式,开始注重勤俭节约。
2.她热衷于侈靡的生活,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在各种名牌商品上。
1. 奢侈浪费。
引
1. 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
《吕氏春秋·节丧》
2. 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于朴。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3. 王定保《摭言》云:曲江大会比为下第举人,其筵席简率。尔来渐加侈靡。
清
《茶香室丛钞·团》
俞樾
2. 奢侈糜烂。
引
1. 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战国策·楚策四》
2. 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
《汉书·匡衡传》
3. 以孟冬十月大猎于秦,亦将曜威讲武,扫天荡野,岂荒淫侈靡,非三驱之意耶?
唐
《大猎赋序》
李白
3. 中国古代的一种经济学说。主张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来繁荣社会经济。
引
1. 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管子·侈靡》
2. 《侈靡篇》基本上是一篇经济论文。就如它的题目“侈靡”二字所表示的一样,它主张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兴工,大量就业。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
郭沫若
拼音:chǐ mí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生活或消费非常奢侈浪费,追求过度的享受和奢华。
例句:他的生活方式非常侈靡,经常购买昂贵的奢侈品。
近义词:奢侈、奢华
反义词:节俭、朴素
侈靡指的是生活或消费方式过于奢华、浪费,超出了实际需求或合理范围。这种行为通常与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炫耀财富相关,可能涉及大量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侈靡消费对社会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它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高消费水平能够带动生产和服务的需求,进而促进就业和投资。然而,过度的侈靡消费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因为大量生产和高消费模式会增加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此外,侈靡消费还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因为高消费群体往往集中在高收入阶层,而低收入群体难以参与其中,从而扩大贫富差距。最后,过度依赖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可能使经济结构变得脆弱,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波动时,消费需求的急剧下降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因此,侈靡消费需要适度引导,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以侈靡著称的时期或文化包括:
罗马帝国晚期:特别是公元3世纪至5世纪,罗马贵族和富人生活极度奢侈,举办豪华宴会,穿着昂贵的丝绸和珠宝,建造宏伟的建筑和别墅。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5世纪和16世纪的意大利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贵族和富商们热衷于艺术、建筑和奢侈生活,赞助艺术家,举办奢华的宫廷活动。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成为奢侈和奢华的象征,宫廷生活极其奢华,贵族们追求时尚、艺术和享乐。
中国唐朝: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贵族和富人生活奢侈,追求美食、服饰和豪华的居住环境。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19世纪的英国,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富豪阶级生活极其奢侈,建造豪华的庄园,举办盛大的社交活动。
这些时期和文化中的奢侈生活方式往往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