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2.评论家对这部书的社会影响尚未作出褒贬。
例句
1.我们不要在背后褒贬别人,这样做不利于团结。
2.你不问清原因就随意褒贬他,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1. 赞扬或贬低。
引
1. 《春秋》采善不遗小,掇恶不遗大,讳而不隐,罪而不忽,□□以是非,正理以褒贬。
汉
《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董仲舒
2.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晋
《〈春秋经传集解〉序》
杜预
3. 树训典以示民极,审褒贬以彰劝沮,明检齐以杜僭滥,详直枉以违晦吝。
晋
《抱朴子·君道》
葛洪
4. 梁世刘勰、钟嵘之徒,品藻诗文,褒贬前哲,其后或以丹黄,识别高下,于是有评点之学。
清
《〈经史百家简编〉序》
曾国藩
5. 虽然采取的是谈天说地、描绘山川、辨析名物的方式,这里面,实际上也都寄寓着对人物褒贬的命意。
《〈长河浪花集〉序》
秦牧
2. 批评;指责。
引
1. 此诗俗子辈视之便有褒贬,吾以为皆实语也,情可哀也。
明
《复麻城人书》
李贽
2. 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划的十分整齐。
《红楼梦》第十四回
3. 死丫头!你倒会背地里褒贬人,还怪我不拿你当人看待!
《最后的安息》
冰心
“褒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āo biǎn”,主要指对事物或人物进行评价,其中“褒”表示赞扬、夸奖,“贬”表示批评、指责。这个词语可以用来评论好坏,借指对事物的优劣进行评价。在古代汉语中,“褒贬”常用于描述对君主才德和治理能力的评价,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此外,“褒贬”也可以指恶意批评或说某人的坏话。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负评价。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造了一所花园,他没有对花园进行褒贬,而是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
总结来说,“褒贬”一词具有丰富的含义,既可以表示赞扬和批评,也可以指恶意批评。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古代汉语中,褒贬同形词的应用非常广泛,这词汇往往具有多重含义,且在不同的语境下表现出褒义或贬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应用:
“倾” :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示褒义或贬义。例如,在李白的《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中的“倾国”指的绝色美女,是一种褒义的用法。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不复见”中的“倾”则是指国家覆灭,属于贬义。
“踌躇” :这个词可以表示从容自得,也可以表示犹豫不定。例如,《庄子·养生主》中的“为之踌躇满志”是褒义的,表示从容自得;而战国楚宋玉《九辩》中的“事查叠而凯进兮,赛淹留而踌躇”则是贬义的,表示犹豫不决。
“窈窕” :这个词在《诗经·周南·关雎》中用来形容女子的美好,是褒义的;而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用来形容男子的美好,同样是褒义的。
“豪” :本义是箭猪项间之长毛,引申为特殊的人才和豪放的性格,是褒义的;但也可以引申为奢侈和强横,是贬义的。
“杀”、“弑”、“诛” :这三个动词分别表示无罪而杀、以下犯上、有罪而杀,分别对应无褒贬、贬低施事、贬低受事的褒贬指向。
“如丧考妣” :古代用来形容痛之深,是褒义的;现代则转为贬义,带有讽刺意味。
“再作妇” :古代用来形容重操旧业,是中性的;现代则含有讥讽色彩。
“马齿渐增” :原意是年事渐长,是中性的;现代则含有年岁徒然增长而感叹无所成就的意味。
在现代汉语中,褒贬一词用于区分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区分:
词义本身和上下文环境:正面和负面评价可以源于词本身和上下文环境。例如,“单纯”在描述孩子时是正面的,但在计算机领域可能被视为负面。
褒义和贬义的分类:褒义和贬义带有主观因素,通常在近义词或反义词中判定。例如,“固执”和“顽固”均示负面,但“顽固”的贬义程度更深。
褒贬指向问题:传统上对褒贬词语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基本义和附加义,但现代研究更注重褒贬词语的指向性问题,即谁持有态度以及批评的对象。例如,在句子“我们要捍卫祖国的尊严”中,“捍”是褒义动词,其态度持有者是施事“我们”,所褒扬的是受事“尊严”。
词义演变类型:词义可以经历扬升(变好)或贬降(变坏),这影响了词汇的褒贬色彩。例如,“美好”的基本义是褒义的,而“勾结”的附加义是贬义的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通过统计褒贬词权重来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性。系统基于情感词典进行机械分词,并设置程度副词权重以判断褒贬倾向。
礼貌原则:在语言使用中,道义词对礼貌原则特别敏感。例如,不能直接说人家“蛮横、放肆”,而应说“不讲理、不安分”,以委婉表达批评。
褒贬词语与其他汉语评价词汇(如“赞扬”、“批评”)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褒贬词语具有明确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和贬义。例如,“荣誉”是褒义词,表示好的声誉;而“名誉”可以是义也可以是贬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相比之下,“赞扬”和“批评”则直接带有明确的褒贬意义,前者表示积极肯定,后者表示消极否。
褒贬词语的指向性问题较为复杂,涉及态度持有者、褒贬态度和褒贬对象三个要素。例如,在句子“我们要捍卫祖国的尊严”中,“捍卫”是褒义动词,其态度持有者是施事“我们”,褒扬的对象是受事“尊严”。而“赞扬”和“批评”则相对简单,通常只涉及评价者和被评价对象的关系,没有复杂的指向性分析。
褒贬词语在语用上具有较强的表达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句法结构和语境来实现特定的评价效果。例如,“好不”修饰的褒义词和义词在社会性褒义词中表现出独特的用法,这种用法与礼貌原则密切相关。而“赞扬”和“批评”则更多用于直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正面或负面评价,没有杂的语用变化。
褒贬词语常用于修辞手法中,如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等。例如,《红楼梦》中的诗句通过似贬实褒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而“赞扬”和“批评”则更多用于直接表达情感,没有复杂的修辞变化。
褒贬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多种词类,并且在句法成分和配价数上有系统的研究。而“赞扬”和“批评”则主要作为动词使用,其研究相对简单。
在文学作品中褒贬手法是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作家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对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周先慎通过夸张的描写手法和细节刻画成功塑造了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当范进收到高中喜报时发疯的一幕,不仅展示了他内心的狂喜,也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功名富贵对他的迷惑作用。这种描写手法体现了作者对范进的辛辣嘲讽,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批判态度。
此外,元明清戏曲作品中也继承了宋代戏剧的传统,将人物分为“正貌”和“丑貌”,并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身份地位进行分类。这种做法造成了戏曲角色塑造中善恶分、美丑迥异、褒贬立见的倾向。例如,在《桃花扇凡例》中,孔尚任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道德的有无与多寡,这种道德至上的观念响深远,构成了戏曲角色善恶分明、美丑迥异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文学创作中,作家同样利用褒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例如,《班主任》中的谢惠敏被描绘为“反面人物”,而《内奸》中的田玉堂则是“正面人物”。这种区分不仅反映了作家对人物的评价,也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词语带有褒贬感情色彩的特点,可以在特定语境下表达复杂情感。例如,在鲁迅和铁生的作品中,词语的选用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总之,褒贬手法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比、夸张、词语选择等多种手段,帮助作家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褒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褒贬的对象、方式、功能以及对语言使用者的影响上。
从定义上看,褒义词(euphemism)和贬义词(dysphemism)在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印尼语中,贬义通常被称为粗俗,指的是用粗俗的表达方式来替代温和或不冒犯他人的表达方式。而褒义则源自希腊语“euphemismos-eu”,意为使用美好的词语来减弱思想。这种定义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语言表达的期望和规范。
在具体使用上,褒义和贬义的使用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如,在日本文化中,褒义词的使用往往与礼貌原则密切相关,否定褒义词时会使用前缀否定结构,如“好不讲理”。而在西方文化中,主格“我”(I)在任何境下都是大写的,并且在称“我”时多是褒义。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自我称谓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交礼仪。
此外,褒义和贬义的使用还与社会文化预设有关。例如,在印尼语中,贬义词和褒义词并非简单的反义词,而是社会文化预设的工具,如政治正确的用语。理解贬义词和褒义词的使用需要分析文化接受度和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某些词汇可能被视为禁忌或不礼貌,因此需要通过褒义词来替代。
在修辞手法上,贬义词和褒义词也有不同的功能。贬义词通常用于侮辱或贬低对方,引发愤怒、失望等情绪应。而委婉语则用于温和表达和保护他人,避免使用社会禁忌词汇。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语言表达的期望和规范。
总之,褒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使用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