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个药特别苦,你要囫囵地吞下去,别在嘴里含着。
2.马上要迟到了,我囫囵地吃了个鸡蛋就出门了。
1. 完整;整个儿。
引
1. 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囵。
元
《沉醉东风·气
张可久
2. 〔八戒〕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
《西游记》第二四回
3. 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村歌》下篇九
孙犁
2. 含糊;糊涂。
引
1. 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如老庄所谓恍惚者。
《朱子语类》卷三四
2. 相思梦不觉,囫囵谜难猜。
元
《一枝花·自省》曲
汤式
3. 若早知你这般圈缋,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囵。
明
《对玉梳》第一折
贾仲明
4. 囫囵的说一句南方,恐怕不能得要领。
《生活的况味·雨的感想》
周作人
“囫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ú lún”,意思是完整无缺,没有被分割或破坏的状态。例如,在成语“囫囵吞枣”中,用来形容不加思考地全部接受或处理事物。
“囫囵”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完整”或“未分割”的意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中,原文为“浑沌”,指的混沌未分的状态。后来,“浑沌”逐渐演变为“囫囵”,表示整体、未分割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囫囵”常用来形容事物保持原样,没有被分开或破坏。例如,在描述食物时,如果一块肉或一个水果没有被切开咬过,就可以说它是“囫囵”的。
成语“囫囵吞枣”源自宋代朱的《答许顺之书》,其寓意是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不求充分理解。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不加思考、盲目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如同将整枣子吞下。
故事的完整版本讲述了一个学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将吃梨和枣的法进行了“囫囵吞枣”的处理,即不加咀嚼,直接吞下,以此来避免伤害牙齿和脾脏。然而,这种方法实际上无法真正体会到食物的滋味,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故事警示人们在学习和做事时要认真思考、分析、消化和理解,而不是只求表面地接受、记忆和复述。
此外,成语“囫囵吞枣”还被用来形容理解事物含糊不清或学习时生吞活剥,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它告诫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避免囫囵吞枣,而要深入挖掘内涵,做到咬文嚼字、深思熟虑,以真正掌握知识。
在现代汉语中,“囫囵”一词的使用频率和场合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尽管“囫囵”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即人们倾向于使用更简洁、更常用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此外,“囫囵”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场合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它仍然被用于描述体未被分割的状态或事物的整体性,但其应用范围相对缩小。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囫囵”可能更多地用于描绘自然景观或抽象概念,而在常口语中则较少使用。
成语“囫囵”与“一气呵成”在表面上看似无直接关联,但它们都涉及到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概念。然而,“囫囵”更多地强调的是整体性和未被分割的状态,而“一气呵成”则侧重于动作或过程的流畅和不间断。
“一气呵成”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近体中》,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写作、音乐演奏等场景中动作流畅、连贯的特点。例如,在写作时,如果能够一气呵成,那么文章会显得更加流畅和有气势。
相比之下,“囫囵”通常用来形容整体未被分割的状态,如“囫囵吞枣”,意指不加咀嚼地整个吞下,强调的是整体性和未被分割的状态。因此,“囫囵”与“一气呵成”虽然都涉及整体性,前者更侧重于整体未被分割的状态,后者则侧重于过程的流畅和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