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觉的意思

jué

自觉

拼音zì jué

1.自觉常用意思: 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词性动词
近义词

例句 1.她不自觉地抬起头,仰望着天空,深邃的天空中绣着几朵白云,一丝丝惬意涌上心头。

2.自觉常用意思: 自己有所认识而能主动适应某种要求的。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自愿 , 自动 , 自发
反义词 被迫 , 盲目 , 被动

例句 1.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自觉遵守纪律,打仗斗殴现象是极个别的。

自觉引证解释

1. 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1. 吾有三失,晚不自觉。 《孔子家语·致思》
2. 出门顾见车,方自觉,乃止。 《东观汉记·李通传》
3.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唐 《复愁》诗之十一 杜甫
4. 自觉奔波殆极,就榻憩坐。 清 《聊斋志异·长治女子》 蒲松龄

2.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

1. 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新儿女英雄传〉序》 郭沫若


相关词 自觉自愿

自觉是什么意思

“自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根据不同的语境,“自觉”可以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1. 自我意与行动: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并主动采取行动。例如,自觉地遵守纪律或在意识到某种情况后主动采取措施。

  2. 个人感觉与察觉:指个体感觉到或意识到某些情况,如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3. 内在自我发现与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这种解释强调了自觉作为一种哲学上的反思过程,是人类在自然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出的基本属性。

  4. 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工作、学习和社交场合中,自觉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有自我约束、自律和自省的能力,能够自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5. 佛教中的自觉:在佛教中,“自觉”指的是认识到一切皆空,达到无我的境界,强调内心全然洞察。

  6. 心理学中的自觉性:指人们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自主地执行自己确定的行为,这种自觉性理论探讨了专注于自我所产生的后果。

“自觉”不仅涉及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感知和意识,还涵盖了自我发现、自我解放以及对内在外在事件的理解和应对。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体现了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必然维持和发展。

自觉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有哪些

自觉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和研究方向:

自觉性理论(Objective Self-Awareness Theory)由杜瓦尔和温克卢德于1972年提出,关注体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将其视为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对象。这一理论促进了对情绪、归因、态度行为一致性、自我标准比较等基础问题的研究。

在工作环境中,自觉性(Achtsamkeit)被用于压力管理和团队建设。例如,通过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方法,咨询师可以引导团队成员进行自觉性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质量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更高的自觉性可以促进人们做出更符合自身兴趣、价值观和优先事项的决定和行为。这种自觉性与自主性相关,有助于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和福祉,并促进社会互助和道德行为。

ICAC(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ssessment and Control)模型被用于临床评估不同心理维度,如家庭氛围、社会接受度、自我效能感等。研究表明,自觉性越强,个体的社会支持和竞争态度也越好。

在Gestalt心理治疗方法中,自是指在行动中保持无意识、无自我中心的状态,并强调这种状态与环境的顺畅互动以及习惯之间的联系。反思能力则帮助个体审视自己的影响并评估其美学和道德价值。

自觉行为(SWB)与情绪幸福感(EWB)的研究表明,通过满足心理需求(如自主性、能力和相关性),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幸福感。此外,激情和目的作为推动行动的动机,也在自觉性研究中得到了关注。

自觉性的测量方法不断发展,包括自我报告、神经生理学和生理学方法、基于访谈的定性方法、观察和实验究等。然而,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自觉在理学中的应用广泛且多样,涵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多个方面。

如何通过日常练习提高个人的自觉性?

要通过日常练习提高个人的自觉性,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 记录日常习惯:根据James Clear在《Hábitos atómicos》中提到的方法,列出自己的日常习惯清单,并对这些习惯进行评级(好、坏或中性)。例如,对于“起床”、“洗澡”等习惯,可以分别标记为“+”、“-”或“=”,这样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并判断它们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2. 冥想和自我观察:Beatrice Chestnut在《THE COMPLETE ENNEAGRAM》中提到,通过冥想练习来提高自我反思和有意控制意念的能力。冥想的关键是集中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小的空间上,从而建立一个“沉默的区域”,以支持日常的自省工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提高自我反省和有意控制意念的能力。

  3. 持续的规律动作练习:马哈希法师等在《内观实践》中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觉知每一个动作:洗衣、扫地、清理房舍、洗碗、写字或做生意。觉性将点点滴滴地累积,像雨水落在完的容器里而装满它。这种方法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觉知每一个动作,从而培养自觉性。

  4. 自我监测和意志力训练:根据意志力训练的建议,可以通过记录一些你通常不会注意的事情,比如消费情况、饮食习惯或在线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加强自我监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系统地运用“忠于自我”的技术:Cury Augusto Fascinante在《Como desenvolver uma mente saudável em uma sociedade estressante》中提到,通过反思和内省,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寻找聪明的答案。在内心漫步时,不断地向自己提问,例如:“我是谁?是谁?”“为什么我要击你?我有怎样的经历?”“有哪些替代方案?”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内心,开记忆之窗。

  6. 太极练习:根据Marko Nedeljkovic等人的研究,太极练习可以有效增强自觉性和自同情心。太极是一种温和而有意识的身体动作为特征的身心实践,通过定期练习可以提升自然能量的流动,改善健康、个人发展和自我防卫能力。

在佛教中,自觉达到无我的境界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佛教中,自觉达到无我的境界的过涉及多个阶段和修行方法。根据不同的文献,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认识身体、感觉、心灵和存在元素的无常性:修行者首先需要通过观察和冥想来认识到身体、感觉、心灵和存在元素都是无常的、苦的、不净的,并且不属于自我。这种认识是通过“明了观察”(mokṣabhāṣya)和“无扰习静”(āsubhabhāvanā)等准备步骤实现的。

  2. 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路径:修行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修行路径。例如,知识薄弱而执着于杀的人应该在身体上修行;知识敏锐而执着于杀生的人应该在感觉上修行;知识薄弱而错误观的人应该在思维上修行;知识敏锐而执着于真理的人应该在真理上修行。

  3. 深入禅修和自观察:通过深入的禅修和对自我的观察,修行者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禅修和对自我的观察来实现的,它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4. 逐步超越感知与非感知的境:修行者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更卓越和崇高。最终,当个体通过完全超越感知与非感知的境界时,便能进入无我的状态。

  5. 避免对无我状态的过度执着:即使达到了无我状态,如果修行者对这种状态产生过度的执着则无法完全达到最终的涅槃。因此,在修行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心态和态度非常重要。

  6. 逐步消除烦恼和业力:修行者需要逐步消除贪欲、仇恨、愚昧等烦恼因素,并最终彻底摧毁这些烦恼,以达到阿罗汉果位。

自觉与自我约束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自觉与自我约束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自觉性(self-consciousness)和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两个密切相关但不同的概念。自觉性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特质,涉及内省、我吸收和自我反思等维度。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人”这一基本问题,并与社会态度、情感和行为密切相关。

自我控制则是指个体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冲动和表现的能力,涉及到抑制或阻止某些事情发生。自我控制能力在性格特征中受到天性和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包括冲动性、感觉寻求、勤奋和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不仅需要意志力的支持,还涉及不同特质的相互作用和组合。

研究表明,自主性与自我调节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自主性能够通过增强神经情感反应来改善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在抑制和转换能力方面。外,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也能提升个体的自控力,尤其是在经历认知耗竭后。

在教育心理学中,意志的自觉性和自制性也被区分出来。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的能力。而自制性则指一个人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缺乏自制性可能导致个体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其行为表现

自律作为一种自我约束,依赖于行为人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控制,使行为人从内心深处具备一种自觉,束自己的行为。这种道德自省和自我节制能力对于实现社会契约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至关重要。

自觉与自我约束能力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觉性提供了对自我和行为的深刻理解,有助于个形成内在动机和目标。2. 自我控制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依赖于意志力和其他特质的相互作用。3. 自主性和内在动机可以显著提升自我调节能力,进而增强自我控制。

自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表达有何差异?

自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1. 文化自觉的概念和内涵
  2. 在古印度文化中,甘地将“自觉”视为人类存在的最高值和终极目标,象征着摆脱轮回生死。他强调超越身体和自我的二元对立,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
  3. 在中国文化中,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强调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即“自知之明”,并指出这有助于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这种文化自觉包括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尊重他者和差异。

  4. 文化自觉的实践和应用

  5. 在思想政治研究领域,部分学者认为文化自觉是践行、内化、认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而另一学者则将其视为自身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客观认识和外部民族文化、自身民族文化内在联系的客观把握。
  6. 在现代社会,文化自还涉及到如何处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例如,面对韩流文化的冲击,部分群体热爱西方文化,部分群体则热爱本土文化,这要求人们在文化自觉中取外来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避免对外来文化过度崇拜,防止对自身文化过分贬低。

  7. 化自觉的历史发展

  8. 文化自觉并非现代才有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有文化自觉的存在。中国古代从唐代开始有文化自觉的萌芽,随着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乃至产生冲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次次的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
  9. 在现代社会文化自觉是文化和价值体系持续积累、反思和重建的结果。它不仅涉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也包括对现代科学和技术文明的反思。

  10. 文化自觉与个人行为

  11. 自觉性理论认为,个体在表达或控制自己的态度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自觉性的人会根据特定的社会和人际情境调整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以符合公共形象的要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觉理解和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概念内涵上,还体现在实践应用、历史发展以及个行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