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埠的意思

wài

外埠

拼音wài bù

1.外埠常用意思: 本地以外的较大城镇;泛指外地。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外地
反义词 当地 , 本地 , 本埠

例句 1.学校近期会成立演唱团,并将组织到外埠表演或比赛。
2.这家工厂生产的布料在外埠也很畅销。

外埠引证解释

1. 本地以外的城镇。

1. 事后,还要挑选瑶民代表到外埠来观光,叫他们看看上国的文化。 《伪自由书·王化》 鲁迅
2. 它可能产于本地,也可能来自外埠,但是它们都在春、夏上市。 《吃主儿·给张奶奶“挑寿”》 王敦煌


外埠是什么意思

“外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不同的情境下有所不同。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外埠”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本地以外的城镇:在一般情况下,“外埠”指的是本地以外较大的城镇或地区。例如,在邮件寄递中,“外埠”指的是本埠范围以外的地区,寄递区域超出本埠函件寄递范围的函件被称为外函件。

  2. 外地户口:在户籍管理中,“外埠”通常指户口不在本地的地区。例如,一个人的户口不在北京,那么他的户口所在地就被称之为外埠户口。

  3. 外地车辆:在交通管理中,“外车辆”指的是非本地注册、拥有或使用的车辆。例如,悬挂外地车牌的车辆。

  4. 外地存款:在金融领域,“外埠存款”是指企业或个人将资金存放在注册地以外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5. 历史和文化背景:在一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外埠”也可以指与外国通商的城市或港口。

外埠”主要用来描述与本地相对的外地城镇、户口、车辆、存款等概念,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外埠”在古代汉语中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如下:

  1. 基本含义
  2. “外埠”指的是本地以外较大的城镇或城市。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特别是在邮政和地理领域中,用来指代本埠范围以外的地区。

  3. 邮政和地理中的应用

  4. 在邮政系统中,”外埠”是指邮件寄递范围超出本埠函件寄递范围的地区。例如,寄递区域超出本埠函件寄递范围的函件为外埠函件。
  5. 在地理上,”外埠”也指本地以外较大的城镇或城市。

  6. 历史和文化背景

  7. “埠”字的本义是停船的码头,古时也作“步”。因此,”外埠”可以理解为远离家乡的城镇或城市。
  8. 在古代,”外埠”可能还用于描述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如开埠、商埠等。

  9. 现代应用

  10. 在现代汉语中,”外埠”常用于描述离开家乡到外地生活、工作或旅行的情况。如,一个人可能会说:“我最近去了外埠工作,经历了很多新的挑战。”。

  11. 与其他词语的区别

  12. “外阜”是”外埠”的误写,所有汉语词典中没有”外阜”一词,正确的写法是“外埠”。

如何区分“外埠”与“外地”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同用法和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外”与“外地”虽然都表示本地以外的地方,但它们的用法和含义存在一些差异。

  1. 外埠
  2.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外埠”是指本地以外较大的城镇。它通常用于描述与本地有较大距离的城镇或地区,尤其是那些相对较大的城市或地区。
  3. 应用:在邮政寄递中,“外埠”指的是本端口范围以外的区域,邮件投递费用也有所不同。此外,外埠”还常用于商业和物流领域,指代本地以外的市场或区域。
  4. 人文环境:外埠一般指城市或地区的边地区,人文环境以传统文化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以农业和小型工业为主。

  5. 外地

  6. 定义:在现代汉语中,“外地”主要指本地以外的地方,包括京城以外的地方、外乡等。它不仅指地理上的异地,也泛与自己关系较远或非正式的联系。
  7. 应用:外地的用法更为广泛,可以用于描述非本地居民或物品(如“外地人”、“外地”)。在历史文献中,“外地”也指京城以外的地方。
  8. 人文环境:外地的人文环境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吸引大量投资和人才。

在户籍管理中,外埠户口”对个人权益有哪些具体影响?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在户籍管理中,‘外埠户口’对个人权益有哪些具体影响?

“外埠车辆”在交通管理中的具体规定和限制是什么?

外埠车辆在交通管理中的具体规定和限制如下:

  1. 进京证办理
  2. 外埠车辆进入北京市六环路(不含)以内及特定区域必须办理进京证。未持有进京证的车辆将被视为违反交通禁令,面临100元罚款。
  3. 进京证的有效期有所不同,例如,外省、区、市省际旅游大型客车的临时进京证最长有效期为7天。

  4. 限行措施

  5. 工作日7时至9时、17时至20时,禁止载客汽车进入五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
  6. 工作日9时至17时,执行本市尾号限行规定。
  7. 二环路主路、长安街及延长线等路段全天禁止外地载客汽车行。

  8. 特殊车辆的限制

  9. 外埠危险品运输车辆全天不得进入北京市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以及部分远郊区县城关镇行驶。
  10. 外埠货动车辆、摩托车、拖拉机、危险品运输车辆及未达到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小客车全天禁止行驶。

  11. 特殊情况的放行

  12. 对运送鲜活食品货运车辆按“绿色通道”规定执行。
  13. 运送危重病人等特殊情况的车辆,经核实后予以放行。
  14. 进京执行任务的警车和救护车辆不受上述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

  15. 节假日的特殊规定

  16. 清明小长假期间,外埠车辆不受高峰及尾号限行措施的限制。
  17. 国庆间,外省区市载客汽车需办理进京客车通行证件,临时进京客车通行证件有效期调整为3天。

  18. 其他注意事项

  19. 外埠车辆在进入北京市时,需提前熟悉道路交通情况,规划合理的出行路线。
  20. 外埠车辆在规定时间内尽减少进京频率,以避免违反交通管理措施。

“外埠存款”在金融领域对企业和个人有哪些势和风险?

我们可以总结出“外埠存款”在金融领域对企业和个人的优势和风险如下:

优势

  1. 资金拨付便捷:外埠存款允许企业将资金汇往异地银行开设账户,方便企业在外地进行业务活动时的资金管理。
  2. 费用低廉:相比其他跨境资金转移方式,外埠存款的费用较低,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3. 税收优惠:在某些情况下,外埠存款可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资金运用灵活高效:外埠存款使企业能够将资金投入国外市场,利用境外更低利率的资金市场,节约资金成本。
  5. 避免单一市场不稳定性:通过将资金从单一经济市场转移到多国经济市场,外埠存有助于避免单一市场的不稳定性。
  6. 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企业需要定期对其他货币资金进行盘点和核,确保账实相符,这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风险

  1. 地区风险:外埠存款的流动涉及到不同经济体的资金流动和经济体风险因素,某一地区的经济形势下滑可能导致银行外埠存款遭受损失。
  2. 政策风险: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可能导致银行业务收缩,影响银行外埠存款的配置。
  3. 流动性风险:外埠存款的规模庞大,资金流动起伏较大,特别是在不同经济体间转移时,可能会出现流动性溢出问题,导致资金管控和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4. 非法开设账户风险:企业可能非法开设外埠存款账户,用于非法交易或不合理支出,这不仅违反法规,还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5. 管理风险:外埠存款的管理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企业需加强账户管理,建立岗位人员责任制,防止非法开设账户和不合理支出。

总结

外埠存款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资金运用方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财务管理便利。然而,企业在使用外埠存款时也需要注意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在地区风险、政策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