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歹毒的意思

dǎi

歹毒

拼音dǎi dú

1.歹毒常用意思: 阴险狠毒。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凶狠 , 狠毒 , 恶毒 , 阴毒
反义词 善良 , 慈善 , 仁慈 , 仁厚
例词用心歹毒

例句 1.我们平时要心存慈悲行善事,不可有歹毒的念头。
2.他心肠歹毒,用尽各种办法想置对手于死地。

歹毒引证解释

1. 阴险毒辣。

1. 谁知道孔方兄心歹毒不肯顾儒酸,闪得我陈仲子手精光落得无铜臭。 明 《寄生草·大司空募民入镪铸钱未期年而止》曲之二 陈所闻
2. 他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红楼梦》第六五回
3. 〔庞文〕被打伤的左眼用纱布包着,看起来吊斜得厉害,更显得凶狠歹毒。 《苦菜花》第十八章 冯德英


歹毒是什么意思

拼音:dǎi dú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人心肠狠毒,行为残忍,不顾他人感受。

例句:他的歹毒行为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愤怒。

近义词:狠毒、恶毒

反义词:善良、仁慈

1. 歹毒的定义是什么?

歹毒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行为极其恶毒、残忍,带有强烈的恶意和伤害性。这个词常用于描述那些故意伤害他人、毫无同情心或道德约束的行为或人。

2. 歹毒行为在心理学上如何解释?

歹毒行为在心理学上通常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1. 人格障碍:某些人格障碍,如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出缺乏同理心、操纵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2. 心理创伤:经历过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可能会发展出防御机制,表现为对他人的敌意或攻击性行为,以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3. 社会环境:恶劣的社会环境,如暴力、虐待或忽视,可能导致个体习得并内化这些行为模式,从而表现出歹毒行为。

  4. 认知扭曲:一些人可能持有扭曲的认知观念,如认为世界是敌对的或他人不值得信任,这种认知可能导致他们采取敌对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5. 情绪调节问题:无法有效调节情绪的人可能会通过伤害他人来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或挫败感。

  6. 道德发展缺陷:某些个体可能在道德发展上存在缺陷,无法理解或遵循社会规范,从而导致他们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些解释并不是孤立的,通常多种因素会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歹毒行为的出现。

3. 歹毒行为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有哪些?

歹毒行为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通常通过角色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来展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形式:

  1. 阴谋诡计:角色通过精心策划的阴谋来陷害他人,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的伊阿古,他通过谎言和欺骗导致奥赛罗杀害自己的妻子。

  2. 背叛与出卖:角色背叛朋友、家人或盟友,如《基督山伯爵》中的费尔南,他为了个人利益出卖了主人公埃德蒙·唐泰斯。

  3. 残忍与暴力:角色通过极端暴力手段达到目的,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她为了权力不惜杀害国王和其他人。

  4. 心理操控:角色通过心理操控和情感虐待来控制他人,如《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他试图通过隐瞒真相来控制简·爱。

  5. 自私与贪婪:角色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他为了报复和金钱利益要求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

这些歹毒行为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

4. 如何识别和应对歹毒的人?

识别和应对歹毒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识别特征

  2. 缺乏同理心:歹毒的人往往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甚至以伤害他人为乐。

  3. 操纵和控制:他们可能会通过操纵、欺骗或威胁来控制他人。

  4. 嫉妒和敌意:他们常常对他人表现出嫉妒和敌意,甚至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

  5. 不负责任:他们很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常常将错误归咎于他人。

  6. 应对策略

  7. 保持距离:尽量避免与这类人有过多的接触,减少他们对你生活的影响。

  8. 设定界限:明确表达你的底线,并坚持不让步,防止他们得寸进尺。

  9. 保持冷静:在面对他们的挑衅或攻击时,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左右。

  10. 寻求支持: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讨论你的情况,寻求建议和支持。

  11. 自我保护:在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尤其是在受到威胁或伤害时。

  12. 心理调适

  13. 增强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不要被他们的负面行为影响自我价值。

  14. 培养积极心态:专注于积极的事物和人际关系,减少他们对你的心理影响。

通过识别这些特征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你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歹毒之人的伤害。

5. 歹毒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歹毒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破坏社会信任:歹毒行为如欺诈、背叛等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导致社会关系紧张,增加社会的不安全感。

  2. 增加社会成本:为了应对和防范歹毒行为,社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法律 enforcement、安全监控和预防措施,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

  3. 影响社会风气:歹毒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能会被模仿和扩散,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影响社会整体的风气和价值观。

  4. 损害个人和集体利益:歹毒行为往往直接损害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如财产损失、健康损害等,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 法律和秩序的挑战:歹毒行为挑战法律和秩序,可能导致法律体系的失效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应对新的犯罪行为。

  6. 心理影响:歹毒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创伤,也可能对施害者本身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

因此,减少和预防歹毒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