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的幸福不能依靠他人恩赐,要靠自己去争取。
2.这是大家的劳动果实,而不是谁的恩赐。
1. 朝廷的赏赐。
引
1. 〔帝〕时幸其第,恩赐特异。
《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2. 恩赐随嘉节,无功祗自尘。
宋
《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王安石
3. 〔庄征君〕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4. 吴用向前称谢道:“夜来重蒙恩赐,拜扰不当。”
《水浒传》第十九回
5. 你处理春子的问题,完全抱着恩赐观点。
《春子姑娘》
杨朔
“恩赐”一词在中文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古代用法:最初,“恩赐”指的是帝王对臣下的赏赐,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如《后汉书》记载的“帝时幸其第,恩赐特异”。这种用法强调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慷慨施舍。
现代泛指:在现代汉语中,“恩赐”泛因怜悯或仁慈而施予的礼物或恩惠。例如,在《水浒传》中,吴用称谢夜来重蒙恩赐,表示他受到了他人的慷慨帮助。这种用法已经扩展到一般意义上的施舍或恩惠。
宗教和属灵含义: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恩赐”具有更深层次的宗教意义。在基督教中,“恩赐”通常指神赐予信徒的属灵能力或礼物,如智慧、知识、信心等,这些能力是为了帮信徒更好地服侍神和建立教会。在伊斯兰教中,“恩赐”则被视为上帝创造万物并赋予人类的礼物,强调其无私和不求回报的特性。
其他含义:在一些文献中,“恩赐”还被用来描述自然界的恩惠,阳光、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被视为生命中的“恩赐”。
“恩赐”一词涵盖了从古代的朝廷赏赐到现代的施舍,再到宗教中的属灵礼物,以及自然界的恩惠等多种含义。
恩赐在古代中国历史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录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几个具体例子及其影响:
在唐代,恩赐是赦诏中的重部分,包括赐物、赐爵和减税三大类。例如,唐太宗即位时发布的赦文提到,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者赐米四石、绵帛十段,并加版授以表彰其年长。这种恩赐不仅体现了皇帝对官员和普通百姓的关怀,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对老年人的尊重。
宋代的仁宗时期,朝廷对官员的恩赐非常丰厚,如李沆、宋等文臣获赐银两百万。此外,还设立了郊祀制度,每年郊天时,文臣可获封荫,并根据职位高低享受不同程度的俸禄和官职。这种制度化的大规模恩赐不仅提升了官员的积极性,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汉代皇帝在即位、立后、立太子时,常常通过赏赐来表达对官员和民众的恩泽。例如,西汉时期,宣帝、元帝限定赏赐范围在爵位较高的人,而东汉则明显不同,赏赐制度更加制度化。这种恩赐不仅体现了皇帝的仁政思想,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对德治的重视。
周代的拜赐礼仪是与赏赐制度密切配合的一套礼仪制度,反映了君臣关系和尊卑意识。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周代社会的等级秩序,也展示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复杂性和文化内涵。
在五代时期,皇帝常向亲近大臣赐茶,以示恩宠。例如,后梁太祖曾宴驾群臣,并赐以金带战袍、宝、茶药。这种恩赐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奖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可和尊重。
在早期中国,“德”作为天赐福气和祝福的重要概念,通过祭祀仪式传递给君主和其他后代。这种“德”的传播不仅体现了祖先崇拜和天人感应的思想,也反映了早期中国社会对道德和精神力量的重视。
恩赐在古代中国历史文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恩赐”一词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含义和用法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在古代汉语中,“恩赐”原指帝王对臣下的赏赐。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中的记载。例如,在《儒林外史》和《水浒传》等古代文学作品中,“恩赐”常用于描述帝王对臣下的特殊恩宠或怜悯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恩赐”一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和演变。在现代语中,“恩赐”不仅保留了古代帝王赏赐臣下的含义,还泛指因怜悯而施舍的行为,有时带有贬义。例如,现代汉语中,“恩赐”可用来形容一种施予、施舍的行为,但这种用法通常带有某种负面或不平等的意味。
此外,“恩赐一词在不同语境下还可以表示其他相关概念。例如,“恩典”一词在古代特指帝王给予臣民的恩赐和礼遇,现多用于泛指恩惠。而在现代汉语中,“恩典”仍被广泛使用,表示施恩或恩惠的意思。
总结来说,“恩赐”一词从古代帝王赏赐臣下的含义,逐渐演变为现代因怜悯而施舍的行为,并且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重含义。
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恩赐”这一概念具有不同定义和例子。
在基督教中,“恩赐”通常指的是上帝赋予信徒的能力或礼物,这些能力或礼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侍上帝和他人。根据《圣》,这些恩赐包括智慧、知识、信心、 healing、奇迹、方言、预言等(罗马书12:6-8)。
在伊斯兰教中,“恩赐”(infak)的概念则更加广泛,涵盖了从物质财富到精神层面的各种形式。根据伊斯兰教义,恩赐可以是物质上的布施和捐赠,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善行和信仰的实践。例如:
物质上的恩赐:信徒通过行善、布施、捐赠等行为,不仅使自己受益,也使他人受益。这种行为在宗教、慈善和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精神上的恩赐:个人从所珍爱的事物中汲取,以达情感自我控制和情操的形成。这种汲取是情感教育的结果,表明个人能够独立于渴望和享乐。
普遍恩典和特殊恩典:伊斯兰教中将恩典分为三种类型:仁慈恩典、普遍恩典和特殊恩典。慈恩典使真主宽恕不信者和异教徒;普遍恩典赋予万物所需的一切;特殊恩典需要个人的奋斗和心的净化。
先知穆罕默德的恩赐:真主对先知穆罕默德的恩赐是他的话语被赋予了力量和响,这使得他能够向不信者传达真理。
在不同文化中,“恩赐”一词的理解和应用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基督教文化中,恩赐(grace)通常被视为上帝无偿赐予人的礼物,这种恩赐超越了人类的努力或行。例如,在《古兰经》中,“恩赐”被描述为上帝对信徒的直接给予,它不仅带来幸福和健康,还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此外,恩赐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波斯帝国和阿拉伯世界,它被视为一种与宗教和道德相关的礼物。
在印尼宗教部的诠释中,“恩赐”被比作种子成长为百株种子、高地上被大雨灌溉的花园等形象,强其无形与可见、抽象与具体的对比,激发读者的灵魂。而在原始社会中,恩赐可能隐藏着潜在的敌意,拒绝恩赐会损个人的自尊和亲密自我。
恩赐的概念不仅限于宗教领域,在美学、道德和社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非宗教领域,恩赐常被理解为优雅(gracefulness),源于古代对公共行为的优雅规范或雕塑作品中对微妙手势和柔软表达的强调。恩赐的核心概念“charis”源自希腊语,广泛出现在荷马、品达和赫西俄德的史诗以及古典文献中,现代英语中的“charity”和“charisma”等词汇也源此。
在基督教神学中,恩典(grace)被视为上帝无条件的免费礼物,是救赎关键。根据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恩典尤其与圣灵的礼物相关,但在保罗的视角中,它也与基督的救赎有关。恩典作为通过基督获得的宽恕,是救赎的关键,并在我们心中发展为一种“习惯”,即一种与上帝意志合作的获得的倾向。
在阿拉伯语中,“manna”一词通常指圣经中提到的“恩赐”,即上帝给予人类的食物或物质援助。在不同的语境中,“manna”可以表示“恩赐”、“慷慨”、“赠予”等意思,主要与上帝的恩惠、慷慨和赠予有关。
文学和哲学中,自然界的“恩赐”被描述为上帝对人类的仁慈和祝福的体现。例如,在《古兰经》中,自然恩赐被视为上帝仁慈的体现,强调了宇宙的丰富性和上帝对人类的创造。此外,恩典在基督教神学中被定义为一种正面的、非必需的恩赐,它使我们通过其属性或本性与上帝超然地结合。恩典分为免费给予和恩典行为两种基本类型,其中恩典行为又具体区分了当前恩典和习惯恩典。
在哲学领域,莱布尼茨认为恩典是自然产生的,但同时也提到了一种特殊的恩典,仅限于被选民所享有。他区分了“超自然的内在恩典”与“自然和外在的帮助”,并指出恩典的产生既有自然和常规的方式,也有非凡和奇迹的方式。然而,莱布尼茨并未将其视为自然王国与恩典王国之间的和谐的一部分。
在伊斯兰教中,恩赐(inâyet)是上帝在人类社会中所展现的,通过预言传达给人类。恩赐不仅指个人或社会的援助,也包括对人类生存和秩序的广泛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恩赐思想更多地围绕着上帝、创造、宇宙、正义和邪恶等主题展开。
在基督教灵性中,我们面临过度强调自然或恩典的危险。极端的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剥夺了人类的神秘性和圣化可能性,将灵性生活化为心理状态。相反,超自然主义(精神主义)忽视了灵性生活的自然条件,过度强调超自然现实。
在文学作品中,自然被视为上帝赋予的恩赐或自然资源,与人类权利和利益紧密相连。然而,这种观点源于启蒙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认为自然的理想纯洁性是文化梦想的产物。作者批评将自然视为资源的物理(和形而上学)计划,认为所有对自然的想象都是诗意的构建。尼采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比自然整体更优越或更卑微,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自然。
总之,在文学和哲学中,自然界的“恩赐”被描述为上帝对人类的仁慈和祝福的体现,同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