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自认只是一介匹夫,平庸无奇,不能担此大任。
例句
1.他做事不经过思考,只知道蛮干,真是个匹夫!
1.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引
1. 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
《左传·昭公六年》
2.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3. 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
汉
《白虎通·爵》
班固
4.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
唐
《长门怨》诗
刘德仁
5. 小可林冲,只是个粗卤匹夫。
《水浒传》第二十回
6. 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有才者,匹夫可以为宰相。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章炳麟
2. 独夫。多指有勇无谋的人,含轻蔑意味。
引
1.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
2. 使三军持木杖,匹夫持一刃,伸力角气,匹夫必死。
汉
《论衡·𧬘时》
王充
3.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宋
《留侯论》
苏轼
4. 余素以豪杰待王,今乃知王直匹夫耳!
清
《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
昭梿
5. 夫嫡妻长子皆杖居庐,故周景王有三年之丧,既除而宴,《春秋》犹讥,况龛匹夫,暮宴朝祥,慢服之愆,宜肃丧纪之礼。请免龛官,削侯爵。
《晋书·刘隗传》
6.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宋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
苏轼
7. 这倒不是单纯为了友谊和对您的敬佩,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桑梓的利益,为了匹夫的责任。
《自由》三
叶君健
3. 詈词。犹言家伙,东西。常用来指斥无知无识的人。多见于早期白话。
引
1. 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
元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
刘致
2. 匹夫,造言欺我,合当斩首!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3. 这老匹夫,合当要死,待我出去斩了他。
《说唐》第十六回
4. 古代指男性平民。亦泛指常人。
引
1. 疋夫不怒,唯以亡其身。
《孔子家语·弟子行》
2. 劳役为士卒之先,居处同疋夫之俭。
《北史·周纪下论》
3. 我为天子,尚甘心疋夫邪?
《新唐书·邓世隆传》
“匹夫”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其起源和演变经历了从平民百姓到带有贬义的骂人用语的过程。
最初,“匹夫”指的是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这一含义在古代文献多次出现,如《论语》、《左传》、《韩非子》等,都使用了“匹夫”来描述普通民众的行为和品质。例如,《左传·桓公十年》提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里的“匹夫”就是指普通老百姓。
随着时间的推移,“匹夫”逐渐失去原来的意义,开始带有轻蔑之意。在宋元话本中,“匹夫”成为骂人的代名词,意指无知无识的人。如,在《三国演义》中,“匹夫休得逞强”就是用来贬低对方的。
“匹夫”还可以特指有勇无谋的独夫,这种用法在古代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例如,《孟子》中提到“匹夫之勇”,意指不用智谋、只凭个人血气来做事的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匹夫”仍保留了其基本含义,既可以指平民百姓,也可以指普通人,同时保留了贬义的用法。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尽管“匹夫”在这里带有贬义,但其核心意义仍然是指普通。
“匹夫”一词在古代主要指平民百姓,但在不同语境下也可以指普通人或有勇无谋的人,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带有贬义。
“匹夫”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主要指代平民百姓,尤其是指平民中的男子。这一用法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六年》,其中提到“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此外,《韩非子·有度》中也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说法,表明“匹夫”在古代常用于泛指普通百姓。
在《论语》中,“匹夫”一词出现两次,分别在《子罕篇》和《宪问篇》中。例如,《子罕篇》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表明“匹夫”在里指的是普通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不可侵犯性。
在《孟子》中,“匹夫一词也多次出现,如《梁惠王下》中孟子提到:“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这里的“匹夫”指的是有勇无谋的人,带有轻蔑之意。
从历史演变看,“匹夫”一词最初是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与现代的贬义含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匹夫”逐渐失去了原意,成为带有轻蔑之意的贬义词,常用于文学典故中。然而,在一些古典文献中,“匹夫”仍指平民百姓,与侮辱无关。
“匹夫”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代平民百姓,尤其是指平民中的男子。
在宋元话本中,“匹夫”作为骂人用语的具体例子包括以下几个:
在《孟子》中提到的“匹夫之勇”具体是指一种仅凭个人勇气,不运用智慧的行为。这种勇气通常表现为鲁莽和冲动,缺乏深思熟虑和策略。例如,在与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动辄按剑瞪眼的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而真正的勇者应有大勇。
孟子进步解释说,这种勇气是基于血气而非智慧,只能对抗单个敌人,而不能面对更大的挑战或实现更大的目标。他建议齐宣王不要喜好这种小,而是应该追求更高境界的勇气,即基于仁义和道德的勇气。
此外,“匹夫之勇”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深思熟虑,仅凭一时冲动行事的人。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无谓的鲁莽,缺乏智慧和策略。例如,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被描述为“匹夫之勇”,容易被擒。
在现代汉语中,“匹夫”一词的贬义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用“匹夫休得逞强”来侮辱对手,表达对对方无知无能的蔑视。类似的用法还有“匹夫安敢欺我耶”,用来责骂对方。
指平民百姓中的无知之辈: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马超对曹操说:“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这里的“村野匹夫”指的是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平民百姓。
作为骂人的话:在元代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第三折》中,“匹夫”被用作责骂对方的称呼。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助恶匹夫”也被用来骂人。
指有勇无谋的普通人:在孟子》和《三国演义》中,“匹夫”常带有轻蔑意味,如“匹夫之勇”指的是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指无知无识之人:在早期白话文中,“匹夫”常用于责骂对方,表示对无知无识之人的侮辱。
指因有才能而受害的人:在《左传·桓公十年》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用来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的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这句话最早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录·正始》。当时,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社会动荡不安。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了“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观点。这句话的背景是清军入关国家面临巨大的危机,顾炎武认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顾炎武认为,国家的兴衰不仅仅是帝王将相和大臣的责任,每个普通百姓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即每个人都应关心国家繁荣与安宁。
社会责任感: 这句话激励人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顾炎武通过这句话,呼吁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的兴衰,不应该只顾自己的私利和安逸。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也体现在道德和社会层面。
历史传承与影响: 梁启超在清末民初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强调个人的责任在于通过政治改良救亡图存。这句话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名言之一,激励着无数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而奋斗。它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激发国人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作用,也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更广泛的意义,即每个人都有责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成为“世界公民”。
哲学与政治思想: 顾炎的这一观点也反映了他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他主张“文不苟作”,注重实地考察,反对空谈。他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不仅反映了顾炎武对国家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它强调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励人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