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姓的意思

bǎi xìng

百姓

拼音bǎi xìng

1.百姓常用意思: 旧指与官吏有别的人,现指人民大众。

词性名词
近义词 人民 , 布衣 , 平民 , 黎民 , 庶民 , 子民 , 遗民 , 苍生 , 匹夫
反义词 官吏 , 仕宦 , 官宦 , 国君
例词平民百姓
例词百姓心声

例句 1.洪水给百姓带来了灾难,我们必须想出办法治理它。
2.黄河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百姓引证解释

1. 百官。

1.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书·尧典》
2. 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 《国语·周语中》
3. 此五义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缉于下矣。 《大戴礼记·保傅》
4. 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 清 《对策》 陈鳣
5. 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 《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 范文澜

2. 人民;民众。

1.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书·泰誓中》
2.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3. 又云:“芒种雨,百姓苦。”盖芒种须晴明也。 宋 《孔氏谈苑·元旦占候》 孔平仲
4. 春风三月满京华,肯入寻常百姓家。 明 《赋得乌衣巷送赵丞子将》 高启
5. 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 有驼背的老人,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顽皮的小孩,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 《昨日的临汾》 杨朔


相关词 黎民百姓 平民百姓 鱼肉百姓 平头百姓 寻常百姓

百姓是什么意思

“百姓”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其历史演变过程复杂且富有文化内涵。

在古代,“百姓”最初指的是贵族或百官。例如,《尚书·尧典》中提到“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这的“百姓”被解释为百官族姓,即贵族。这种用法在《国语》和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体现,如《国语·楚语下》中描述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姓”主要指代贵族和官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到了战国以后,“百姓”开始泛指平民,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例如,《史记·五帝本纪》延续了《尚书》对“百姓”一词的记载:“帝尧者,放勋……九族既睦,便章百姓。”。这种用法在后来的文献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如《论语·颜渊》中提到“百姓足则君足,百姓不足则君不足”,体现了姓与君主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百姓”通常用来指代普通民众,与“人民”、“公民”等词义相。它不仅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例如,在抗战歌曲《刀进行曲》中提到“全国的老百姓”,以及沙汀的《航线》中对老百姓生活的描述。

“百姓”一词在古代最初指贵族或百官,战国以后逐渐演变为普通民众的通称,现代则广泛用于指代普通民众,体现了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尊重。

“百”一词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是什么?

“百姓”一词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如下:

  1. 上古时期
  2. 在上古时代,特别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时期,“百姓”最初指是奴隶主或贵族。例如,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联盟后,每个氏族以地名或封号作为自己的姓,故称“百姓”。此时,“百姓”与“黎民”相对,前者是胜者,后者是战败的俘虏。

  3. 夏商周时期

  4. 在夏、商、周时期,“百姓”特指贵族阶层。例如,《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指“百官”,即贵族。东汉末的经学大师郑玄也解释说,“百姓,谓百官族姓”。春秋战国以前,“百姓”一词特指贵族,平民和奴隶无姓。

  5. 春秋战国时期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姓氏制度的形成,“百姓”一词逐渐从贵族使用转向平民大。春秋末年,宗族世袭制被打破,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降到了黎民中来。到了战国以后,“百姓”才逐渐演变为平民的通称。

  7. 秦汉时期

  8.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黔首”作为对平民的统一称呼,但并未实现“黔首安宁”的承诺。汉代时,官方不再崇尚黑色,对平民不再称为“黔首”,而是被称为“闾左”。

  9. 唐代以后

  10. 随着门阀士族阶层的瓦解和新“士人”阶层的兴起,“百姓”才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通用称呼。此时,“百姓”一词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贵族含义,成为普通民众的代称。

  11. 明清时期

  12. 在明清时期,“百姓”一词已经完全成为普通民众的代称,并且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如《儒林外史》中的“百姓”描述了民众的聚会。

古代文献中“百姓”与“人民”、“公民”等词汇的区分和使用差异有哪些?

古代文献中“百姓”与“人民”、“公民”等词汇的区分和使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百姓”
  2. 在古代,“百姓”最初是指贵族阶层,如封建领主阶级,并非所有人。例如,在《尚书·尧典》中,“百姓”指的贵族。
  3. 战国时期以后,“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黎民相似,成为平民的代称。
  4. “百姓”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普通民众,相对于官员和贵族。

  5. “人民”

  6. 在中国古代,“人民”是由“人”与“民”两个语素组成的复合词。“人”与“民”一般分开使用,人民连用时,可指泛指人类、庶民、平民、百姓。
  7. “人民”最初指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如《诗经》、《水浒传》等文献中均有提及。
  8. 在现代,“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包括所有社会成员,但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9. “公民”

  10.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不是所有居民都能成为公民。在中国,公民的概念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最早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首次在法律上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
  11. 公民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12.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更广,包括所有社会成员。

  13. “国民”

  14. 在商周时期,“国民”特指城中居民,即居于国中之民。
  15. 现代,“国民”特指取得中国国籍的全国民众。

  16. 其他相关词汇

  17. “平民”初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
  18. “庶民”、“黎民”、“黔首”等词汇也常用来指代普通平民

在现代汉语中,“百姓”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变化是如何的?

在现代汉语中,“百姓”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变化表现出丰富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1. 历史演变
  2. 在古代,“百姓”最初是指有姓之人,即贵族官员的统称。例如,《尚书·尧典》中的“平章百姓”就是指有土地和官职的贵族(《百姓就百姓,干嘛前面要加个老”字?》)。
  3.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战国时期,“百姓”逐渐泛指平民和庶人(《百姓就百姓,嘛前面要加个“老”字?》)。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贵族政治的瓦解(《百姓曾是贵族代称 平民本平善之人》)。

  4.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5. 现代汉语中,“百姓”一词广泛用于指代普通民众,尤其是相对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而言(《老百姓: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称呼差异》)。例如,在抗歌曲《大刀进行曲》和沙汀的《航线》中,“老百姓”一词被频繁使用(《老百姓》)。
  6. 在口语中,“百姓”一词有时也与“群众”或“居民”等词汇互换使用,尤其是在指代普通民众时(《口语中“群众”一词的使用与演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一词逐渐取代了“百姓”,成为更符合现代民主社会要求的称谓(《能不能从我做起,以后大家不要用“老百姓”这个词,尽量用“公民”这个词?》)。

  7. 语义变化

  8. “百姓”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它主要指贵族官员;而在现代,它则泛指普通民众(《百姓就百姓,干嘛前面要加个“老”字?》)。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词语意义的历史演变规律,也反映了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百姓语义变迁及批评分析》)。
  9. 在现代社会,“百姓”一词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其贬义色彩已经大大减弱。尽管如此,一些人仍然认为“公民”一词更为恰当,因为它更符合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要求(《能不能从我做起,以后大家不要用“老百姓”这个词,尽量用公民”这个词?》)。

  10. 社会文化反映

  11. 百姓”一词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例如,在中国,“老百姓”一词广泛用来指代普通民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老百姓: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称呼差异》)。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人们通常使用“公民”或“纳税人”等词来称呼普通人,这些词汇体现了对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组成部分的尊重(《老百姓: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称呼差异》)。

在现代汉语中,“百姓”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且语境变化丰富。它不仅反映了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还体现了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

“百姓”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百姓”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普通民众的代表: “百姓”一词在古代文学中通常指代普通民众,是社会的基础和主要力量。例如,在《诗经》中,“百姓”被来描述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疾苦,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这种用法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体现,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提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达了对平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2. 社会基础与力量: 百姓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视为社会的基础和力量。例如,唐代大臣魏征曾言:“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强调了百姓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百姓的支持和反对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这种观点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红楼梦》和《窦娥冤》中对封建社会黑暗面的揭示,反映了百姓在官僚体系中的困境和苦难。

  3. 道德与治理的象征: 在古代文学中,“百姓”也常常被用来象征道德与治理的关系。例如,《道德经》中提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强调了治理者应以百姓福祉为重,避免暴政,倡导仁政。这种思想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提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注。

  4. 历史变迁与社会现象: “百姓”一词在文学作品中还常常用来反映历史变迁和社会现象。例如,曹松的《石头怀古》中提到“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反映了历史变迁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这用法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所体现,如杜牧的《过骊山作》和王建的《赠华州郑大夫》等,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百姓的艰辛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文化内涵与社会地位: 在古代社会中,“百姓”一词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地位也有所变化。例如,在春秋时期,“百姓”曾是贵族的意思,但在战国以后,随着领主制解体,贵族消失,“百姓”与平民同化,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这种变化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墨子·辞过》中提到“当今之主,……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反映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

“百姓”一词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代表了普通民众,还象征着社会的基础和力量,反映了道德与治理的关系,以及历史变迁和社会现象。

如何解释“百姓”一词从指代贵族或百官到普通民众的转变过程?

“百姓”一词从指代贵族或百官到普通民众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在早期,“百姓”主要指的是掌管治的百官,即贵族阶层。这一含义在《尚书·尧典》、《国语·周语中》等古籍中均有体现,如《尚书·尧典》中的“平章百姓”,孔传解释为“百姓,百官”。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变革,阶级分化急剧进行,姓氏已不能再作为贵族身份的标志,而只有别婚姻的作用了。因此,“百姓”开始转变为表示民众的意思。这一转变在国以后尤为明显,贵族和平民阶层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显,普通民众逐渐被称为“百姓”。

此外,随着封建王朝更迭,土地私有的地主阶级兴起,出现了既非贵族也非奴隶的阶级,人数众多,“百姓”逐渐失去贵族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因此,“百姓”和“黎民”或“庶民”渐成一回事,书上也有了“黎民百姓”之词。

“百姓”一词从指代贵族或百官到普通民众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别是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变革和战国以后贵族和平民阶层界限的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