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朴实谦逊为根本。
例句
1.他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太骄傲自满了。
例句
1.你的话根本没人相信,别再嚷嚷了。
例句
1.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1. 植物的根干。
引
1. 根本似玫瑰,繁英刺外开。
五代
《
齐己
2. 欲变明年花,曾不根本移。
宋
《送孙曼卿赴举》诗
梅尧臣
3. 枝叶之枯,必在根本。
明
《草木子·杂俎》
叶子奇
4. 根本不深,花叶不美。
《野草·题辞》
鲁迅
2. 事物的根源,基础,最主要的部分。
引
1. 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韩非子·解老》
2. 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没身。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
3. 给事中顾临,资性方正,学有根本。
宋
《乞留顾状》
苏轼
4. 不如回去商议置买些田产,做了根本,将余下的再出来运算。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5. 其根本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
《书信集·致胡
鲁迅
3. 来由。
引
1. 他的一节儿起落根本,我尽知之。
《西游记》第三九回
4. 全然。
引
1. 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时候他应该下楼去吃饭。
《寒夜》三
巴金
2. 武震急了,伸着脖子一了,只见炮手们都在炮位上,像局外人似的,根本没有开炮的模样。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
杨朔
5. 从来;本来。
引
1. 围绕我们的社会,根本就容不下一个处处露出本来面目的好人。
《人生哲学的一课》
艾芜
2. 但是,说着说着,忽然间他竟忘情地对林道静凝视起来,好像他根本不是在谈话。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杨沫
6. 彻底。
引
1. 理论研究就是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
《文汇报》2007.9.13
“根本”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事物的本源或基础:这是“根本”最常见的用法,指是事物存在的最基础的部分或最重要的部分。例如,“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主要的、重要的:表示某事物在整体中占据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彻底、完全:用于描述事情的解决程度,强调事情已经完全解决或彻底改变。例如,“问题已经根本解决”。
从头到尾、始终:常用于否定句中,表示某人或某事从未参与或从未发生过。例如,“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这个活动”。
植物的根干:在植物学中,“根本”指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
本来、从来:表示事物的原始状态或过去的状态。例如,“这话我根本没说过”。
“根本”这个词涵盖了从事物的本源、基础、重要性到彻底性等多个层面的含义,具体意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根本”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其演变过程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古代汉语中,“根本”主要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例如,《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提到,“根本”作为名词时,表示物的根源,如“水、土是农业的根本”。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表示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如“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在先秦时期,“根本”也有时间副词的用法,表示“之前;原本”。例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提到:“原本首倡定都秦地的是娄敬”,这里的“本”即表示“原本”。这种用法反映了代汉语中“本”字的多重含义和功能。
进入现代汉语,“根本”不仅保留了上述含义,还增加了新的法。例如,它可以用作副词,表示从头到尾、始终,多用于否定句中,如“有时候我会梦见参加考试,可是却发现自己根本读不懂考试的题目”。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口语和日常交流中。
此外,“根本”在哲学和政治语境中也有特殊含义。例如,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根本”(fundamental)被用来探讨存在的意义和根本性问题,强存在的时间性和历史性。而在政治和社会学领域,“根本变化”通常指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如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剥人的关系的变化。
总之,“根本”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从名词到形容词再到副词的演变,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承载了丰富的意义。
“根本”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词义的扩展与转移:原本专指“树木”的“根本”,后来意义扩张,无论什么事物的原始多叫“根本”。这表明“根本”一词的使用范围从具体的植物根部扩展到了抽象的事物根源或本质。
多重含义的应用:现代汉语中,“根本”常用来指事物的根源或最主要的问题,强调问题的解决应从根本上考虑。它也用于描述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事物,以及从头到尾、始终、全然的状态。此外,根本”还可以表示完全不赞成某人的主张,即“at all”。
语境的变化:在不同语境下,“根本”可以表示本源、基础、彻底、完全等多个方面。例如,在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根本”具有特定的含义,而在日常生活中,则更多用于强调事物的本质和重要性。
否定句式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根本”常用于否定句式中,表示从头到尾、始终或全然的意思。例如,“他根本没想到这些问题”或“我根本不赞成这种做法”。
与“基本”的区别:虽然“根本”和“基本”都表示事物的重要部分,但“根本”更侧重于事物最根本的性质和属性,而“基本”则更多地表示基础或基本概念。
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根本”与其他近义词(如“基础”、“核心”)的使用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比之下,“基”则更多指事物的起点或基点,强调的是最初的状态或构成要素,而不是彻底性。例如,“基础教育”指的是教育的起点和基本组成部分。
语义范围和应用:
“基础”则常用于名词形式,表示事物的基础或原则,例如“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强调的是事物的基本结构或原则。
词汇搭配和语境:
“基础”则常与“教育”、“研究”、“原则”等搭配,强调事物的起点和基本原则。例如,“基础教育”、“基础研究”。
语义强度和修饰:
在法律文献中,“根本”一词的应用和解释具有以下特点:
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在法律语境中,“根本化”(fondamentalisation)的概念超越了国家框架,关注的是被定义为基本权利的资。这种趋势推动了基本权利和自由制度的阐述,并涉及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互动。
动态解释的应用:法院在解释“根本法律”时,通常采用动态解释的方法,以确保法律的“重要性”或“根本性”。然而,种解释方法并未得到充分解释,且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将宪法和人权法案视为“根本法律”并不足以支持通过动态解释来解释它们。
司法正义的基础:国际法院认为,“根本”即支撑法院的基础,是实现司法正义的关键。国家同意只是在行使国家管辖权过程中应遵守的一项规则,而不是条约解释的一个要素。
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体现其基础性和不可轻易变动的特点。
权力制约的功能:宪法作为“根法”,其基本功能是制约权力。这是立宪主义的基本理念,也是解读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出发点。
多元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在多元法律体系中,“根本法”与“母法”的关系复杂。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内容广泛且涉及多法律领域,但这也引发了对其“根本性”的质疑。
历史沉淀与成文宪法:在现代宪法产生之前,“根本法”以不成文的形式存在,不是人为制定的,而是长期历史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成文宪法的出现使得宪法逐渐垄断了“根本法”的地。
总章程与根本法的关系:根本法以总章程的形式呈现,具体内容构成了根本法的底色。理解根本法的文本时,应基于整体化的体系视角展开结构分析。
基本法与宪法的同义性:在宪法学上,基本法几乎被视为宪法的同义词。这两个概念都强调了国家的基础性法律规范,有时也用“支柱”的意象来表示。
在文学作品中,“根本”一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案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词汇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
“根本”在汉语中可以指事物的本源、基,也可以表示基础或本质。这种多重含义使得它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承载多层次的意义。例如,在《韩非子·解老》中提到“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这里的“根本”指的是事物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根本”同样被广泛使用。例如,《西游记》中有“他的一节儿起落根本”的描述,这里的“根本”用来形容事物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这种用法不仅限于描述物理上的基础,还扩展到抽象概念,如思想、情感等。
此外,“根本”还可以表示完全、简直或彻底的意思。例如,在鲁迅的作品中,他常常使用“根本”来强调某种态度或行为的彻底性,“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这种用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根本”一词还可以作为象征元素,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在E.M.福斯特的说《来世生活》中,象征主义被用来表达抽象思想,超越其字面含义获得意义。这种象征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表面的故事叙述,而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来传达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思想。
总结来说,“根本”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指代事物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还可以表示完全、简直或彻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