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惊惶的意思

jīng huáng

惊惶

拼音jīng huáng

1.惊惶常用意思: 惊惧惶恐。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慌张 , 惊慌 , 惶恐 , 惊恐 , 恐慌 , 惊悸 , 惊惧 , 张惶
反义词 镇静 , 沉着 , 镇定 , 从容
例词惊惶不安

例句 1.老虎一声怒吼,鸟兽们都惊惶地逃走了。
2.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她的脸上露出了惊惶的神色。

惊惶引证解释

1. 亦作“驚皇”。震惊惶恐;惊慌。

1. 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吕氏春秋·明理》
2. 承命惊惶,魂爽飞越。 唐 《为裴相公让官表》 韩愈
3. 帝终日下拜,又饮食不进,惊皇不安。 《宣和遗事》后集
4. 从头诉兵火,眼见尤悲怆。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惊惶。 清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吴伟业
5. 藻站在床前,眼光中露出无限的惊惶:“你又病了?” 《南归》 冰心


相关词 惊惶失措 惊惶万状

惊惶是什么意思

“惊惶”一词的含义是指因突发事件或恐惧而感到惊慌失措、恐惧不安的状态。它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危险、紧急况或意外状况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不安情绪。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在听到不利消息后感到惊惶,从而导致了军上的失误。

“惊惶”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明理》,并在多个历史文献和学作品中被使用,如唐代韩愈的《为裴相公让官表》、清代吴伟业的《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等。在这些文献中,“惊惶”多用来描绘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此外,“惊惶”也可以与其他词语结合使用,如“惊惶失措”,表示因惊慌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这种状态通常伴随着极度的恐惧和慌张,使人无法冷静应对当前的困境。

总结来说,“惊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危险或意外事件时的恐惧和慌张状态,反映了人们在极端情境下的心理反应。

惊惶一词在《吕氏春秋·明理》中的具体用法和上下文是什么?

在《吕氏春秋·明理》中,“惊惶”一词用于描述一种因国家出现异常现象(如“有豕生狗”)而引发的恐惧和混乱状态。具体来说,文中提到: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国家出现了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君主如果不知道如何应对,感到惊慌失措,那么上天将会降下灾祸,凶险的灾难将会接踵而至。

从上下文来看,“惊惶”在这里指的是君主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恐惧和不知所措的状态。这种情绪不仅影响到君主个人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导致国家治理上的失误,从而致天谴和灾难。

唐代韩愈的《为裴相公让官表》中“惊惶”一词的使用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为裴相公让官表》中,“惊惶”一词的使用背景和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背景来看,韩愈在文中表达了对被任命为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重要官职的震惊和不安。他在文中写道:“承命惊惶,魂爽飞越,俯仰天地,若无所容。” 这表明他对于突然获得如此高位感到非常意外和恐惧,甚至觉得自己的灵魂都仿佛要飞离身体一般。这种反应反映了他对自身能力的谦虚以及对新职位的巨大压力。

从意义上看,“惊惶”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表示恐惧、惊慌的情绪。韩愈在这里使用“惊惶”来形容自己接受新任命时的内心感受,突显了他对这重大变化的强烈反应。这种情绪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担忧,更是对责任重大和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恐惧。韩愈通这种表达方式,展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重视和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

此外,韩在文中还提到自己“少涉经史,粗知古今”,并强调自己“性惟愚直”,表明他自认为虽然有才能但性格直率,容易得罪人。因此,他在面对如此重要的官职时,更加感到不安和惶恐,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韩愈在《为裴相公让官表》中使用“惊惶”一词,不仅反映了他对新官职的震惊和不安,也体现了他对自身能力和责任的深刻认识。

清代吴伟业的《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中描述“惊惶”的情和情感色彩是什么?

清代吴伟业的《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中描述了“惊惶”的情境和情感色彩。这首诗通过与南厢园叟的对话,展现了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南京景象,以及百姓在战争中的恐惧与不安。

诗中提到“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惊煌”,这表明当清军南下时,百姓们听到消息后感到极度恐慌和不安。这种“惊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直接恐惧,也折射出吴伟业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故国的无限哀思。

此外,吴伟业在诗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明朝灭亡的伤感和对满清统治的不满。他指出:“万事今尽非,东逝如长江”,表达了对历沧桑的感慨。这种情感色彩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故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

吴伟业在诗中还描写了南京国子监司业房(南厢)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惊煌”的情感色彩。他写道:“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衙舍成丘墟,佃种输租粮”,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战乱后的萧条景象,也反映了百姓在动荡中的艰难生活。

“惊惶失措”这一短语的历史演变和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惊惶失措”这一短语的历史演变和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情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惊惶失措”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李百药的《北齐书·元晖业传》中,用来形容在危险情况下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恐惧和慌乱情绪的描述方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惊惶失措”这一短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虽然“惊慌”、恐惧”等词并不常见,但阿Q在最后上刑场的瞬间所表现出的恐惧和慌乱,正是“惊惶失措”的具体体现。这种情感的描写不仅揭示了人物内心的脆弱和无助,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此外,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情感表达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女主角面对不公正惩罚时的恐惧和颤抖,可以看作是“惊惶失措”的一种表现。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

从更广泛的文学传统来看,惊恐和恐惧作为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潘神以突然出现吓唬路人而闻名,这种恐惧感成为了现代“恐慌”一词的来源。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恐慌”一词多次出现,表示一种恐惧、担忧的情。

“惊惶失措”这一短语不仅在汉语成语中有其历史渊源,在不同文学作品中也有着丰富的应用表现。

在心理学领域,“惊惶”状态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什么?

在心理领域,“惊惶”状态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神经生理学、认知偏向以及情绪反应等。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惊惶反应是一种快速的神经系统反应,通常由突然的刺激触发。这种反应涉及大脑中的特定区域,如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这些区域负责产生警觉和防御反应。惊吓反应还涉及一系列肌肉活动,包括眨眼和颈部、肩部、上背部、手臂和腿部肌肉的收缩。此外,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调节个体的警觉性和反应强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认知偏向的角度来看,焦虑的个体对环境中的威胁信息具有特殊的敏感性,他们往往会优先注意这些信息而导致焦虑体验。Ehlers和Breuer认为,能够引起惊恐障碍(PD)患者注意的信息一般是他们自身的躯体感觉,即他们对自身自主神经活动的唤起具有高度的觉察和侦查能力,这可能是导致惊恐发作的关键因素。

从情绪反应的角度来看,恐惧是一种深度的生理感受,常伴随着强烈的身体反,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抖、寒冷或温暖感、疲劳、不适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些生理症状是身体为应对战斗或逃跑而做出的准备,虽然可能在适当的况下有益,但也会导致不适。对于某些人来说,恐惧可能比实际威胁更令人不安,甚至在没有真正危险的情况下引发恐慌。

惊惶状态的产生还与社会因素有关。人的情绪容易受暗示和诱导,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在人类社会中,惊慌通常只会带来不快,尤其是在战争、自然灾害和火灾等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