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还要看到全体。
例句
1.登机的时候,全体乘务员都来到机舱门口迎接乘客。
1. 指整个身体。
引
1. 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
《释名·释饮食》
2. 予亦曾见三人,一人全体,二半坐云。
清
《茶香室续钞·天上人》
俞樾
3.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
鲁迅
2. 指事物的全部。
引
1. 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
宋
《郊行》诗
刘克庄
2. 有悟片言间,全体即呈露。
明
《日本瑞龙山重建转法轮藏禅寺记》诗
宋濂
3. 生字查明了,再全体通读,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
《文心》一
夏丏尊
3. 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引
1. 凡在这种迷信盛行的地方,社会的意见和法律惩罚性的犯罪便特别地严酷……于个人终生的幸福上或有影响,而并不会累及社会全体的一时的安全。
《看云随笔·萨满教的礼教思想》
周作人
2. 他知道,关于这一层,她始终很难邀得大部分,几乎是全体人的谅解。
《韦护》第二章
丁玲
4. 比喻完美的全面的。
引
1. 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
《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
鲁迅
5. 见“全體學”。
引
“全体”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quán tǐ”,其含义和用法非常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此外,“全体”还可以用来描述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如“影响全体。
比喻意义:
在某些语境下,“全体”可以比喻为完美的全面性,例如鲁迅在作中提到的“永远的革命者全体”,这种用法强调了某种状态或品质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哲学和形而上学视角:
在哲学中,“全体”有时被用来表示一种无所不包的存在状态,类似于“大全”,这种状态不是封闭的,而是永远处于开放状态。
与其他词语的关系:
不过,“全体”更常用于描述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而“全部”则更多用于描述事物的所有部分。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全体”是一个多义词,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它可以指代身体的整体、事物的全部、某一集体中的部人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比喻意义。理解“全体”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的使用和表达。
在古文中,“全体”一词的用法和例子可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基本含义: 全体”在古文中主要指事物的全部或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例如,《释名·释饮食》中提到:“貊炙,全体炙之。”这里的“全体”的是牲体的全部。
具体例子: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中写道:“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請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这里的“全体”指的是身体的全部。
其他相关词汇: 古文中还有许多表示“全部”的词汇,如“皆”、“悉”、“咸”、“毕”、“俱”、“率”、“尽”、“穷”、“极”、“诸”、“众”等。这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例如作为结构助词时使用“俱”、“咸”、“皆”,作为形容词时使用“诸”、“众”、“悉”,作为副词时使用“尽”、“”、“极”、“毕”。
鲁迅作品中提到的“永远的革命者全体”具体指的是孙中山,这一概念在鲁迅的多篇文章中得到反复强调和阐述。鲁迅认为孙中山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与革命紧密相连。
鲁迅对孙中山的评价源于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鲁迅认为,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尽管屡遭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革命的理想和目标。这种持续奋斗的精神,即使面对失败也不气馁,体现了“永远革命”的理念。鲁迅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他是一个全,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此外,鲁迅还引用了托洛茨基的观点来进一步解释“永远的革命者”的概念。托洛茨基认为,即使主不谈革命,但有从革命所发生的新事物藏在里面的意识一贯着者是革命艺术;否则,即使以革命为主题,也不是真正的革命艺术。鲁迅将这一观点用于描述孙中山,认为孙中山的每一个行动都蕴含着革命的精神和意识。
鲁迅对孙中山的评价不仅限于其个人的革命行动,更在于他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鲁迅认为,孙中山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宝贵、更具有超越具体历史条件的伟大意义。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鲁迅本人,也影响了后来的毛泽东等革命领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革命思想谱系。
在哲学和形而上学中,“全体”被用来表示一种无所不包的存在状态,这一概念在多个哲学家和学派中得到了探讨。
黑格尔的“总体性”(Totality)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用它来指称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黑格尔分析了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呈现了绝对精神的存在结构和发展历程。他的总体性概念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小逻辑》中,他以人手为例,指出如果手从身体上割下来,虽然名称上还可称为人手,但在实质上已经不是人手了。
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也探讨了“体”的概念。他认为“全体”意味着从其中没有缺失任何自然组成部分的事物,并且包含这些事物以形成一个整体。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全体”分为两种理解:一种是当我们说“他吃掉了整个三明治”或“她在一天内读完了整本书”时使用的含义;另一种是当我们谈论一般的部分-整体关系时使用的含义,例如说“我的手臂和腿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
此外,王阳明的“精一之旨”也涉及“全体的概念。他将“支离”理解为自身内在包含的一个环节,并提出“道之全体”、“天之全体”、“此心全体”等概念,强调将支离包摄统一于自身之内的“全体”。
巴门尼德则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在某一位置上大一点或小一点,这种观点类似于一个滚圆的球体。
在现代汉语中,“全体”、“全部”和“整体”这三个词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但它们各自有特定的用法和含义差异。
全体:通常指人或事物的全部,强调的是整体性和完整性。例如,“全体学生参加考试”中的“全体”表示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没有遗漏。
全部:表示所有部分或事物的总和强调的是数量上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例如,“这本书我已经读完了,全部内容都记住了”中的“全部”表示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被记住。
整体:指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体系对象,各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如功能互补、利益共同或协调行动等。例如,“中国乒乓球队凭借其雄厚的整体实力傲视群雄”中的“整体”强调的是球队作为一个整体的强大实力。
具例子:- “全体学生参加考试” vs. “这本书我已经读完了,全部内容都记住了”:前者强调的是所有学生的参与,后者强调的是书的所有内容都被记住。- “整个下午都在看书” vs. “他全天都在工作”:前者强调的是下午这个时间段的全部时间在看书,后者强调的是整天的工作时间。
在教学或学术研究中,准确区分和使用“全体”、“全部”、“整体”等词汇至关重要。这词汇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含义和适用场景。
全体:通常用于指代一个体中的所有成员。例如,“全体教师”指的是某个学校或机构中的所有教师。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集合关系,适用于描人员组成的整体。
全部:表示没有遗漏任何部分或成分,强调事物的完整性。例如,“全部存款指的是一个人或机构拥有的所有存款。这个词汇适用于描述物质、信息或其他可计量的事物的完整状态。
整体:指的是整个事物或组织的全体,可以是物理上的整体,也可以是抽象概念的整体。例如,“整体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法和目标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设计和实施。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事物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适用于描述复杂系统或概念的整体性。
此外,在学术写作和教育情境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相关词汇来增强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
完整(complete):表示所有必要部分都存在,没有缺失。例如,“完整理解”指的是对某个主题或概念有全面的理解。
彻底(thorough):强调深入和全面,如“彻底理解”。
全面(comprehensive):表示包括所有或几乎所有要素,如“全面分析”。